六七十年代**的趣谈、俏皮话,以及地方的流行语

六七十年代**的趣谈、俏皮话,以及地方的流行语

六七十年代**的趣谈、俏皮话,以及地方的流行语

你了解,六七十年代**[**是指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的趣谈、俏皮话[俏皮话又称歇后语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吗?我说一些,望大家共勉、纠正、凑趣、添乐。

六七十年代**的生活也是很活跃、风趣的,并不是就知道训练,就知道训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领导来训话。

当然这是贬义,实际上领导训话,也是很有水平的,讲得都是道理、实事。特别是晚点名,它是一天连队[根据***现行编制,连是由若干个排,组成的军队中的其中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的高度概括总结,既简明扼要,又指出问题。你要是犯了事,不呲得你上哪儿跑。这就是教育,这就是引导,这就是升华,慢慢就会使你成长、壮大,明白了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战士怕分散,干部[通常是指在*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军队中担任公职或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怕集中。”战士都是来自祖国各地,五湖四海,有的还来自边远的山区,多是没有出过门,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统一行动没有问题,整齐划一,步履锵锵,指向哪儿就走向哪儿。就怕单个行动,有的别说没有坐过火车了,就连汽车也没有坐过。那要是回家探亲,就不知道应该怎么买火车票、汽车票了。所以说,“战士怕分散”,单个奔就不知道北了,就没有经验。那时的新兵与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跟着大人旅游、出门了,经风雨,见世面。

那么,“干部怕集中”呢?特别是连队的干部,他们平时是带兵的,与兵打成一片,吃住行都在一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战士。所以,他们就特别自觉,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我是机关干部,吃完晚饭,就可以遛弯、压马路[“压马路”是“轧马路”的错误写法。]。连队干部不行,他们不是带着战士上菜地干活,就是带着战士下猪圈打扫卫生,没有闲着的时候,更不敢与我们机关干部一样去遛弯、压马路。

等到师团教导队一集中,不论是训练、学习,身边没有兵了,干部们照样“吃饭打冲锋”、“紧下笊篱慢下瓢”,捞起桶里的疙瘩汤,有滋有味,释放了自己。那时就“乌鸦掉在煤堆里”,谁也就不谦让谁了,所以说“干部怕集中”,人的本色、本能都显示出来。

六七十年代**的趣谈、俏皮话,以及地方的流行语2

最俏皮的是“**三大怪”:“被子[被子是床上用品的一种,是面积足以覆盖人体、长方形的布料,一般用作睡眠时保暖,被子通常由被套或者被单包着棉絮而成,用棉做的被子叫做棉被。]不分里和外,裤子粗得像麻袋,帽子[帽子有遮阳、装饰、增温和防护等作用。]吹起当球晒。”不知是谁总结的,既高度概括,又形象思维,恰如其分。**战士的被子都是清一色——绿色,都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有棱有角,有折有面,非常美观。被里是棉套,拆去引线,从一头就能拿出棉套,自己洗被罩,洗完了,晾干了,自己又再缝好。我的针线活就是拆被子、缝被子学会的。所以说,**的被子,里外都一样,都是绿色,也就有了“被子不分里和外”的说法。

裤子粗得像麻袋”,就更形象了。军装是经历了无数的实战考验才定型生产的,源于战争,实践于战争。可能是战争的需要,打仗的需要,**战士干部的军裤就特别肥大。按照**规定,军装不合身可以调换,但不能私自改动,包括改肥瘦、长短都不可以。有的入伍早的小兵又瘦又矮根本架不起衣服,大裤裆更是嘟拉着,真跟**袋似的,就有了这种说法。

六七十年代**的趣谈、俏皮话,以及地方的流行语3

帽子吹起当球晒”,更是**的特色。65式军帽是里外两层,外面是绿色,里面是浅黄色,也叫帽衬。一般洗军帽,洗好后,都是在脸盆里揪起帽衬,吹帽衬。帽衬比较薄透气,进去气后,就像打气一样,军帽慢慢鼓起,像个球形。然后,有夹子就用夹子夹着帽檐,晒在院内铁丝上。如果没有夹子,可以用别针或线缝,从帽子后面穿过挂在院内铁丝上,就像一个气球、篮球似的,所以,就形象地说:“帽子吹起当球晒”。

还有形容领导的,“五号帽子,特号鞋,一号腰带差半截。五号帽子,指的是头小,特号鞋,指的是脚大,一号腰带差半截,指的是肚子大。领导们岁数都大了,都发福了,挺着大肚子,腰带自然是不够长了。

六七十年代**的趣谈、俏皮话,以及地方的流行语4

形容**的,“步兵紧,炮兵松,稀稀拉拉后勤兵。”这还真是一点不假,我们炮兵比起步兵老大哥[英语里有一个专有名词,BIG BROTHER,直译为汉语便是“老大哥”,典出乔治·奥威尔的名著《1984》。]来差远了。在我印象中,除刚组建进行“两忆三查”,以及到天津塘沽去官江湖畔种水稻,打过背包背着背包行军外,汽车、炮车装备一到,再也没有正经八百地打过背包,都是在毯子外面打个十字花,往汽车、炮车上一扔,就**底下冒烟开车跑了。

内务也不行,虽然学196师588团有进步,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马卫华来检查,也只是说:“你们还是下功夫了,内务整得不错,也形成了几条线,有点像步兵老大哥的意思。” 这说明比步兵老大哥还是有差距。

**不是常说:“出门看队列,进屋看内务”,这就特别能体现出,反映出一个连队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生活作风、精气神、战斗力。

那时候,战士擦玻璃,都是站在窗台上双手两面擦,这又有了俏皮话:“蚊子落上去就打滑。”

轮到我们机关,连队多是说我们:“瞎参谋、烂干事[干事,是指办事;专门从事某项专门工作的人。]”参谋,从词义上讲,是指军队中参与指挥**行动、制定作战计划的干部。也泛指代人出主意的人。所以就有了这种说法,“瞎参谋”,意思是说你的意见、想法,领导可以听也可以不听,接着就又有了后面的话,“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这也是事实,再大的“高参”,也是参谋,也是出主意的人,最后拍板,还得是领导。

我们“干事”更不值得一提了,就是干具体事的呗!就是专门负责某项具体事务的人员呗!所以,又给我们干事加了个“烂”字——烂干事。我当了这么多年干事,深有体会。

接着连队又有说法:“组织股下哪连,哪连出经验;干部股下哪连,哪连要提干;宣传股下哪连,哪连多宣传;保卫股下哪连,哪连都嫌烦。”我既当过组织股干事,又当过保卫股股长,哪头轻哪头重非常清楚。保卫股,一般是不受人欢迎的,一下连队,不是挑毛病,就是找问题。为了扭转这被动的局面,我也向组织股学习,注重总结经验,我也向宣传股学习,加大宣传力度,挽回保卫股以往就知道找连队问题的现象。

六七十年代**的趣谈、俏皮话,以及地方的流行语5

其实,**意见最大的还是炊事班[炊事班,就是在一个连队里,为大家准备膳食(包括早餐、中餐、晚餐、夜餐、野餐、节假餐、特殊餐等等)的一个班集体,他们的任务就是为了**首长、战士、伤病员等饮食提供服务的。]。“今天吃什么饭?”“单兵教练。”指的是小米饭[小米饭是一道由小米、大米、鸡清汤、香油等材料制作而成的陕北粗粮。]。为什么给它起这么个名字?原来,小米还是不错的,很有油性。只是学习、学习,弄成了两季,收了小麦耧谷子,收了谷子种小麦,谷子多有秕的,打出来的小米多有壳,这就一个一个单摆浮搁,像“单兵教练”不好吃了。所以又说:“不怕炮场多苦练,就怕吃饭小米饭。

“今天吃什么饭?”“大米的弟弟。”指的是二米饭。“今天吃什么饭?”“发烧。”指的是发糕。不明白地就问:“谁病了?”“炊事班病了。”

等到野营拉练,炊事班更是辛苦,更是费力不讨好。汽车、炮车一停,就下车架行军锅做饭,鼓风机拼命地鼓吹,做出饭来也不好吃,于是又有了俏皮话:“炊事班真能‘干’,一锅做出三样饭。底下糊上面烂,中间还是夹生饭。”气得炊事班没法。

当然,涉及到地方的也有:“小皮鞋嘎嘎响,顶多是个连排长。”那时我们一上街,皮鞋擦得锃亮,打完皮鞋油,都用口罩布一一擦拭。一上街,路过纺织厂、印染厂,总有小孩跟着我们喊,气得我们就说:“去去去!”小孩还跟着喊:“小皮鞋嘎嘎响,顶多是个连排长。”特别顽皮好笑。

有时,我们也教他们,“你们管女***叫什么?”小孩说:“***阿姨。”“不对!应该叫女***叔叔。”那时师宣传队就在介休剧场后院住,有女兵,小孩就去叫:“女***叔叔。”女兵们便解释:“叫***阿姨!”小孩依旧叫:“女***叔叔。”他们觉得很好玩。

六七十年代**的趣谈、俏皮话,以及地方的流行语6

还有女青年的流行语,“一工二干三军人,誓死不嫁老农民。”更有甚者:“三点红、四个兜,这样的军人我愿求。三点红,自然是指红领章、红帽徽了。四个兜,65式军装,干部是上下四个兜,战士只有上面两个兜,意思是指军队干部,女青年喜欢,我们一上街回头率特别高。

这就是那时的俏皮话、流行语,回忆起来,挺有意思的,反映了那个时代。

九口 2022-2-18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