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肥料[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投入[汉语词语【词目】投入【拼音】tóu rù 【基本解释】置身其中;放进去;全身心的做一件事情。]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定性与定量施肥[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
有的只施氮肥,有的只施一铵或二铵,有的农户[农户,名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受某些复混肥[复混肥是复混肥料的简称,是含有多种植物所需矿物质元素或其他养分的肥料。]生产厂家或经营销售者的不适宜宣传,每亩肥料投入量仅有40公斤,严重制约了小麦、玉米等粮作产量的提高。
2、施肥管理方面不能因地制宜。
一是在稻区与习惯浇蒙头水的小麦区,基肥施用[施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shì yòng释义:1. 施行,实行。]比例过大,在灌水早且额度大的条件下,导致径流渗失,降低了肥料养分[有营养的物质或化合物;尤指被绿色植物摄取的和有机合成中应用的化学元素或无机化合物(如硝酸盐) 。]利用率。二是在洪积扇上中部与砂性土区,土壤渗漏严重,一些[词目:一些拼音:yī xiē基本解释:[a number of;a little of;some] 几个;若干-yixie
]农户在施肥后大水漫灌,致使养分流失。三是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区,一些农户仅投入少量复混肥,氮素含量低,秸秆分解腐熟与麦苗争肥严重,在低温寡照影响下,小麦苗期分蘖少,冬前群体难以达到一类苗标准。四是不会利用土壤保肥、供肥特性合理安排底追比例。一些砂性土区底施量过大而导致中后期脱肥,一些粘性土区底施量过少,难以形成高产苗情。五是肥料投入成本偏高,种植效益下降。由于农民已习惯施用复混肥料,在众多厂家、众多品牌、众多规格的复混肥产品面前,往往受到虚假宣传影响,不仅使肥料投入成本升高,养分投入结构也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生产水平的提高。
3、科学施肥技术的欠缺,已经影响到农作物结构调整。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户种植西瓜、葡萄,却在中后期大量施用氯化钾,产品酸涩,口味极差,只能大幅降价销售;一些农户改种花生、大豆,为了高产大量施用氮素化肥,结果反而降低了产量。近年来,红薯、土豆种植效益提升,市场需求良好,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块根、块茎类作物的需肥特性,盲目施肥,投入高,产量低,收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