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育苗移栽不但可以节约种子,方便管理,还能培育出高质量的蔬菜苗。在育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死苗烂根,一旦发生,常常造成大量幼苗[【词目】幼苗【读音】yòu miáo【释义】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质量差,甚至死亡,成苗率降低,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如何才能避免幼苗出现死苗烂根呢,又该如何防治呢?
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症状
造成蔬菜苗出现死苗烂根的主要原因是幼苗感染了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其中发生最普遍的病害有猝倒病[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和立枯病[立枯病又称“死苗”,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uhn, 英文名Sheath Blight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
(1)猝倒病俗称倒苗、小脚瘟,发病初期,多发生在幼苗刚出土至幼苗2~3片真叶期。刚出土的幼苗,在幼苗的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的斑点,病斑快速扩展,可在几小时或10几小时内,病斑绕茎一周,并溢缩失水,发病以上部分因无法支撑,造成幼苗在叶片尚处于绿色时,即倒伏在地面上,湿度较大时,发病部位还会长出棉絮状的白霉。如果幼苗密度大,可在几天内造成大面积的幼苗倒伏死亡,成苗率大大降低。
(2)引起死苗的第二个病害就是立枯病,俗称死苗,多发生在幼苗生长中后期,发病初期,在幼苗的茎基部出现椭圆形暗褐色的斑点,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斑逐渐向四周扩展,病斑逐渐向内凹陷,幼苗因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幼苗生长变缓,叶片变小,当病斑绕茎一周后,最后,造成幼苗死亡,但幼苗不倒伏,湿度较大时,发病部位可见稀疏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发病规律
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随病残体在土壤内越冬或越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上菌丝或厚垣孢子开始萌发,产生大量的菌丝,侵染**的种子或刚出土的幼苗,病菌多从伤口进入,一般经几个小时完成侵染,并产生大量的菌丝或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分生孢子随灌溉水或雨水进行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湿是诱发这两种病害最主要的原因。温度低,湿度大,光照弱,病害发生严重传播速度快。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可在播种前,选用3.5%精甲[精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īng jiá,释义:1、精良的铠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种衣剂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粉末状的;有的是预制成型长久存放,也有的现制现用。],按照药种比1:200~300的比例进行拌种,将种衣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晾干后播种,由于精甲·咯菌腈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和稳定性,不但能杀死种子内部的病菌,还能有效阻止病菌侵染种子和幼苗,预防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
(2)防治方法:苗床发生猝倒病或立枯病后,可以用3.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00倍液进行进行喷淋,也可有效防治病害的继续危害和蔓延;对于已经定植后,发生立枯病或根腐病的幼苗,也可以用3.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00倍液进行灌根,也可有效阻止病害的蔓延。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农业实用技术,或有任何疑问,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