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的银叶病怎么治

西葫芦银叶病的特征是什么?

银叶病是西葫芦的一种重要 病害,发生普遍。一旦发生,过程较快,甚至整棚**变白。发生银 叶病的西葫芦植株生长势弱,株型偏矮,叶片下垂,生长点叶片皱 缩,呈半停滞状态,茎部上端节间短缩。茎及幼叶和功能叶叶柄褪 绿。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严重阻碍光合作用。叶片初期表现为沿叶 脉变为银色或亮白色,以后全叶变为银色,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似银镜,故名“银叶反应”。严重时,全株除心叶外多数叶片布满银 白色膜,导致生长减缓,叶变薄,叶脉、叶柄变白发亮,呈半透明 状。银白色膜附着于叶面,不易擦掉。但叶背面叶色正常,常见有烟 粉虱成虫或若虫。植株具3〜4片叶为敏感期。幼瓜及花器柄部、花 萼变白,半成品瓜、商品瓜也白化,呈乳白色或白绿相间,丧失商品 价值。

西葫芦叶枯病叶枯病有哪些症状?

西葫芦叶枯病叶枯病是西葫芦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仅 部分叶片发生,发生严重时,可以造成叶片大量枯死。多在生长后期 发生,为害叶片,老叶发生较多。发病初期出现黄褐色坏死小斑点, 主要分布在叶缘和叶脉间,周围有黄色晕环,以后变成圆形小病斑, 有不明显的轮纹,很快连成不规则形的大斑,最后叶片枯死。潮湿有 利于病害发生。多在露地栽培发生。生长前期雨水天气较多,管理粗 放,发病重。

西葫芦常见病害有哪些?需如何防治?

西葫芦的银叶病怎么治

该病主要危害花和果实。被害花和果实初期呈水渍状,后逐渐软化,患病部位表面长满灰绿色霉状物。最终导致花和果实腐烂。后期患病部有时还长出黑色菌核。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菌。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传播。病菌喜高湿低温条件,最适温度在18-23℃,相对湿度在90%以上,弱光,适宜发病。保护地栽培,冬春连阴天多,气温低,再加上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故发病较重。

(1)加强田间管理。将病残体清理干净,保持田间卫生,防治病菌扩散,控制温度。

(2)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夜间湿度应小于80%。当湿度大时,应采取措施降湿。

(3)生产后期要及时清理老叶,增加通风透光,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加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

主要表现为害果实,有时为害叶、茎及其他部位。果实发病初呈椭圆形、水浸状的暗绿色病斑。在空气干燥条件下,病斑稍凹陷,扩展不快,仅皮下果肉变腐,表面生白色霉层。高温多湿时,病斑迅速扩展,整个果实变褐、软腐,表面布满白色霉层,致使病瓜烂在田间。叶片受害,初生暗绿色、圆形成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湿度大时软腐似开水烫过一样。

西葫芦绵腐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瓜果腐霉菌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遇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后在病残体上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侵害果实,最后在病组织里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主要分布在表土层内,雨后或湿度大,病菌迅速增多,土温低、湿度大利于发病。

(1)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大雨后及时排水,结瓜后可将瓜垫起,防止潮湿染病。

(2)增加土壤中抗生菌,抑制病原菌生长,减轻受害。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20%农土斯1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水肥控制不当。西葫芦坐瓜初期水肥不足容易形成尖嘴瓜,中期不足容易形成细腰瓜,后期不足容易形成细长歪把瓜。但中期水肥过猛又容易形成大肚瓜;授粉不良,花粉分布不均,使授粉不足的部位呈凹陷状,形成畸形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光合效率,使制造的营养不足,抑制果实正常发育;西葫芦自身雌花缺憾或双性化形成果实,成为畸形瓜。

该类型的品种瓜蔓短、节间短,比较早熟。蔓长30~60厘米。第1雌花着生于第3~8节,以后每隔1~2节或每节出现雌花。主要品种有花叶西葫芦、站秧西葫芦、一窝猴西葫芦等。

该类型品种节间略长,蔓长在60~100厘米,主蔓第1雌花着生在第8~11节上,为中熟品种。该类型品种大部分为一些地方品种。如山西临沂的花皮西葫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半蔓生*仁西葫芦等。这类型西葫芦的栽培不多见。但随着西葫芦引蔓上架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半蔓生西葫芦类型在温室种植的比例会增大。

该类型植株生长势强,节间长,主蔓可达150~400厘米以上,主蔓第1雌花一般出现在第10节以后,属晚熟品种。蔓生西葫芦抗病、耐热性强于矮生类型,但耐寒力弱。其结果部位分散,成熟期不集中,采收期较长,果肉质嫩,纤维少、品质佳,单果重2~2.5千克,总产量较高。适于夏季栽培。主要品种有笨西葫芦、扯秧西葫芦、山西交城的蔓生西葫芦等地方品种。

西葫芦中还有珠瓜和搅瓜两个变种。珠瓜生长发育近似南瓜,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矮生、直立、开放。果实圆球形,果皮深绿光亮,带灰绿斑点。果实生长发育快,生长期短,花后5~7天单瓜重可达300克。一株同时可结3个商品瓜,每株坐果数和采果数都较多,连续结瓜性能好。栽培上需肥、需水量大。

搅瓜是西葫芦的又一变种。我国山东、河北等地均有种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小,缺刻深,果实椭圆形,单瓜重0.7~1千克。成熟瓜表皮深黄色、浅黄色,也有底色橙黄,间有深褐色纵条纹的。瓜肉较厚,浅黄色,瓜肉组织呈纤维状。多以老瓜供食,一般将整瓜煮或蒸熟后,横切开,瓜肉用筷子一搅即成粉丝状或海蜇皮状,凉拌即可食用,故称搅瓜。

西葫芦白粉病用什么药?

病虫害都有可能一、白粉病1.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以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的菌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2.防治方法:①注意田间通风透光,保持田间清洁,发病初期及时摘病叶、老叶;禁止大水漫灌。②常用有效药为: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于发病前期和发病初期在中午前均匀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二、霜霉病1.霜霉病是瓜类作物普遍发生而危害严重的病害,常在叶片上发病。苗期发病时,开始退绿变黄,最后枯死。成株叶片发病,初期呈水浸状黄色小斑点,后发展成多角形,后期病斑边缘黄绿色,干枯时易破。在高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黄褐色枯萎,故又称“**干”。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如“青丰”西葫芦。并通过栽培措施提高温度,降低湿度,控制发病。②百菌清烟雾剂熏治,每次每667平方米用45%百菌清烟雾剂200?250克,分堆放置,均匀放在保护地内,点燃后闷棚,一般是傍晚开始,次日早晨结束。这种方法可在发病初期使用。③药剂防治,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喷施。7?10天喷1次,交替用药。三、病毒病1.发病时叶片上有深绿色病斑,重病株上部叶片畸形,呈鸡爪状。植株矮化,叶片变小。后期叶片黄枯或死亡。病株结瓜少或不结瓜,瓜面呈瘤状突起或畸形。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早青一代、奇山2号、潍早一号等较耐病。②定植后,喷施2000倍液速灭杀丁等药剂防治蚜虫,尤其要注意消灭越冬菠菜、芹菜上的蚜虫,以减少病毒侵染来源。③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虫害一、白粉虱1.白粉虱又名小白蛾,成虫或若虫群居叶背面吸食汁液。成虫有趋嫩性,一般多集中栖息在上部嫩叶,被害叶片干枯。白粉虱分泌蜜露落在叶面及果实表面,诱发煤污病,妨碍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致叶片萎蔫,导致植株枯死。白粉虱还能传播病毒病。2.防治措施:①育苗前,彻底熏杀育苗温室内的残余虫口,铲除杂草残株,通风口安装纱窗,杜绝虫源迁移,培育无虫苗。②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向性的特点,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将黄板悬挂在温室内,上涂机油,置于行间植株的上方,诱杀成虫。③在白粉虱低密度时及早喷药,每星期1次,连续3次。可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二、潜叶蝇1.潜叶蝇又名潜蝇。幼虫潜食叶肉成一条条虫道,被害处仅留上下表皮。虫道内有黑色虫粪。严重时被害叶萎蔫枯死,影响产量。2.防治措施:①采收后,清除植株残体沤肥或烧毁,深耕冬灌,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农家肥要充分腐熟,以免招引种蝇产卵。③产卵盛期和孵化初期是药剂防治适期,应及时喷药。可采用90%敌百虫1000倍液等。另外,在成虫盛发期喷洒1%灭虫灵乳油2000?3000倍液。三、红蜘蛛1.红蜘蛛成、幼虫群居在叶背上刺吸汁液,被害叶片表面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会使整株叶片枯黄。2.防治措施:①首先要及时清除温室及其周围的杂草和枯枝落叶,减少虫源。②药剂防治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2000倍液,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重点喷嫩叶背面及茎端,连喷3次。白粉病,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危叶片时,会在表面出现白粉状的斑点,之后逐渐蔓延至全叶,病斑集中连片形成白粉层,严重时会扩展至整个叶片背面,严重影响植株进行光合作用。茎蔓染病时,开始在茎蔓上出现白色粉状小霉斑点,最后使整个茎蔓布满白粉。防治推荐几个新的配方 防治效果不错 :氟嘧菌酯氟菌唑复配氟嘧菌酯环氟菌胺复配环氟菌胺丙硫菌唑复配 等药剂 药剂交替使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