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治小麦锈病?
条锈病和叶锈病一般在拔节至抽穗期,病叶率达2%-5%,且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时,开始喷第一次药;秆锈病一般在小麦扬花灌浆期病秆率达1%-5%时,开始喷药。防治小麦锈病的药剂,除敌锈钠、萎锈散外,目前大面积普遍采用新农药粉锈宁,此药除对锈病有较好的防效外,还兼有防治其他病害的作用,通常用200mg/kg有效成分药液喷雾,可达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小麦锈病指的是什么?
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锈和杆锈3种,是小麦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小麦产区普遍发生、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以其中一种或混合发生,造成病害流行。小麦感染锈病后,因锈菌夺取营养和水分过度,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麦粒灌浆,使空秕粒增加,出粉率降低。发病早而重时,使叶片提早枯死,可引起严重减产。
小麦叶锈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叶锈病菌是一种多孢型转主寄生的病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在唐松草(Thaclictrum spp.)和小乌头(Isopyrum fumarioides)上形成锈孢子和性孢子。中国尚未证实有转主寄主,仅以夏孢子世代完成其生活史。该菌在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广大麦区的自生麦和晚熟春麦上以夏孢子连续侵染的方式越夏,秋季就近侵染秋苗,并向邻近地区传播,其越冬形式和越冬条件与条锈病类似。该菌夏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侵入,气温20—25℃经6天潜育,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秋苗发病后,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叶片内或少量以夏孢子越冬,冬季温暖地区,病菌不断传播蔓延。北方春麦区,由于病菌不能在当地越冬,病菌则从外地传来,引起发病。冬小麦播种早,出苗早发病重。一般9月上、中旬播种的易发病,冬季气温高,雪层厚,覆雪时间长,土壤湿度大发病重。毒性强的小种多,能使小麦抗病性“丧失”,造成大面积发病。
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
(1)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要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影响出苗。
(2)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 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常用药剂: 粉锈宁速保利广枯灵3%广枯灵水剂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
(1)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要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影响出苗。
(2)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 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常用药剂: 粉锈宁速保利广枯灵3%广枯灵水剂
小麦锈病的发生有哪些规律?
小麦锈病的发生规律:小麦三种锈病均为真菌性病害,病害为柄锈菌属的三种不同锈菌侵染而致。小麦叶锈病以休眠菌丝体在受侵染的冬小麦上越冬,而小麦条锈菌和秆锈菌因不耐低温在承德地区不能越冬,而由外地迁来。
第二年春季,冬麦返青后,越冬的叶锈菌也随之萌动侵染;以后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春麦的播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及西北地区越冬越夏基地和华北冬麦区通过气流传来的条锈菌和秆锈菌也相继侵染冬麦、春麦引起发病。夏季麦收后,锈菌的夏孢子再经气流传到西南及西北地区的越夏基地的小麦上侵染、越夏。
秋季冬麦出苗后,叶锈菌又可随气流传回本地侵染并在麦苗上越冬。在整个生长季,三种锈病都是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麦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循环的。三种锈病的发病轻重主要与夏、秋季和春季的雨水多少、越夏越冬菌源量和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小关系密切。一般来说,秋季和春、夏季雨水多,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菌源量大,锈病发生就重;反之则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