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黑木耳,又名黑菜,桑耳、本菌、树鸡、木蛾、木茸,因形似耳,加之其颜色黑褐色而得名,黑木耳为木耳科植物,其性平味甘,人胃、大肠经。]杂菌[杂菌是在微生物的分离、及纯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与分离培养菌种不同的其他菌种。]怎么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黑木耳杂菌防治方法有哪些?据悉,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化、袋料化栽培[栽培指种植并培养植物。]。
但由于粗放的栽培方式、缺乏科学、配套的防治病虫害[病虫害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的措施,使得病虫害种类日趋增加,蔓延加快,危害增大。小编为大家总结了黑木耳杂菌的防治方法,希望对有所帮助!
黑木耳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杂菌的侵染,常见杂菌有:
一、黑木耳绿霉病的症状
初期在培养料、椴木[椴木,我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一带)华东地区、福建、云南都有,国外的椴木有美国椴木、南非椴木等,是一种常见木材,具有油脂,耐磨、耐腐蚀,不易开裂,木纹细,易加工,韧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细木工板、木制工艺品的制作。]接种孔或子实体上长有白色、纤细的菌丝,几天之后便可形成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或成熟、菌落变为绿色、粉状、无固定形状,包括绿色木霉菌[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康氏木霉菌、木素木霉菌。绿色木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有机物质上和土壤中,空气中也漂浮着绿色木霉菌的分生孢子。
袋料栽培黑木耳,各种机会都有可能将病菌孢子带入木屑、麸皮、玉米芯等培养料中,并在生长势弱的子实体上形成菌落,采耳后的耳根很容易受绿霉菌的感染。该菌适于高温、高湿和培养料偏酸性的条件下生长,主要靠分生孢子借空气传播。
黑木耳绿霉病的防治措施
1、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2、耳房、耳场通风良好,排水便利;
3、耳后每3天喷1次1%石灰水[石灰水是指氢**钙的水溶液,浑浊的石灰水是石灰水中的氢**钙与二**碳反应产生沉淀。];
4、使用新鲜的培养料,严格把好关;
5、防止棉塞受潮,菌袋破损,接种要进行无菌操作;
6、若发现袋料栽培黑木耳开口处有绿霉污染,可用石灰乳膏或甲醛液涂沫;
7、若绿霉菌发生在培养料的表面,尚未深入料内时,可用pH为10的石灰水擦洗,也可用菇农乐、甲醛等注射,然后用透明胶布封住,可控制绿霉菌的生长。
二、黑木耳烂耳的症状
又名流耳。黑木耳的烂耳是细胞充水破裂的一种生理障碍现象。症状:耳片成熟后耳片变软,耳片甚至耳根自溶腐烂。
耳片成熟如果不及时采收,遇高温、高湿、光照差、通风不良,常造成大面积烂耳。遭受和害虫的破坏也是造成烂耳的原因。袋料栽培黑木耳,培养料过湿、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因影响黑木耳正常生长而造成烂耳。
黑木耳烂耳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光照等;
2、及时采收,耳片接近成熟或已经成熟立即采收;
3、用木刀刮除烂耳,用1%~3%生石灰水洗刷;
4、大面积发生烂耳时可用0.5%菇病灵药液喷施防治;
5、合理安排出耳期,避开高温、高湿季节。
三、黑木耳褐轮轫革菌症状
初期该菌子实体革质,平伏于耳木表面,后期边缘反卷,往往相互连接成覆瓦状,基部突起,边缘完整,菌盖表面有绒毛,里褐色,边缘浅灰褐色。有数圈同心环沟,外圈绒毛较长,成熟后逐渐变得光滑并褪至淡色。
该菌是黑木耳椴木上普遍发生的有害菌,严重时可使木耳绝收。该病与菌丝生长时多雨及椴木含有较多水分有关,子实体的形成与阳光直射在椴木上有极显著的关系。
黑木耳褐轮轫革菌防治措施:
黑木耳菌袋生产,尽可避开高温季节,在接种方法上宜采用套袋法,避免菌袋间互相污染。发现链孢霉应及时捡出。并在其场地喷打0.2%多菌灵或漂白粉溶液。
上是小编为大家讲述的黑木耳杂菌怎么防治,如果想了解更多更多病虫的预防技巧,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病虫预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