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误区

玉米秸秆还田误区

不少农民朋友都知道秸秆还田对土壤有好处,但实施过程中易入误区,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秸秆还田误区。

玉米秸秆还田误区:

误区一,碳氮比失调。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结果秸秆分解缓慢,麦苗因缺氮而黄化、苗弱,生长不良。解决办法:秸秆粉碎后,旋耕或耕地以前在粉碎的秸秆表面撒施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然后耕翻。

误区二,秸秆粉碎不符合要求。应使用大型秸秆粉碎机,因为大型秸秆粉碎机机器马力较大不仅粉碎的秸秆较碎,在旋耕时粉碎的秸秆与土壤搅和均匀,旋耕较深。

误区三,土壤大小孔隙比例不合理。秸秆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

玉米秸秆还田误区就介绍到这里,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夏季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