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玉米瘤黑粉病_发生原因_如何防治_防治方法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瘤黑粉病[摘要:稻粒黑粉病在中9A制种中发病较为普遍·经过多年制种生产实践,发现罹病原因主要是亲本种子和土壤带病菌、柱头大和外露率高、母本花期偏早柱头外露时间长、扬花期间遇上阴雨天气、喷施”九二0″和施肥不当等,提出做好亲本种子杀菌处理及制种基地实行轮作、合理安排播期和调节扬花期、科学肥水管理、培育健壮禾苗群体、科学喷施”九二0″改善穗层结构及药物防治等措…]的出现导致玉米严重减产。玉米田[玉米田,位于屈原宅基右侧,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说,相传屈原少年时代曾躬耕于此,这几丘田里的稻子红梗红穗,乡民们说那是屈原泣血而染,故名“金粳稻”。]瘤黑粉病是怎么发生的呢?应该怎么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玉米田瘤黑粉病综合防治措施。

什么是玉米瘤黑粉病_发生原因_如何防治_防治方法

玉米瘤黑粉病

该病为玉米比较普遍的一种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为局部浸染病害,植株地 上幼嫩组织和器官均可感染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病部的典型特点是会产生肿瘤。产量损失程度因发病时期、发病部位、病瘤大小、多少有 关,发病早、病瘤大、病瘤多、在果穗上或植株中部发病的,对 产量影响就大,否则,对产量影响就小,影响严重的可减产15% 以上。

开始初发病瘤呈银白色,表面组织细嫩有光泽,并迅速膨 大,常能冲破荀叶而外露,表面逐渐变暗,略带浅紫红色,内部 则变成灰色至黑色,失水后当外膜破裂时,散出大量黑粉孢子,雌穗发病可部分或全部变成较大的肿瘤,叶上、茎秆上发病则形 成密集成串小肿瘤。发病严重时,影响植株代谢和养分积累,容 易造成养分消耗过多而使籽粒干瘪。

发生原因

头年玉米收获后,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病毒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冬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 冬,冬春干燥冬孢子不易萌发,也不易失去活力而死亡。夏季遇 到适宜的温湿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近代测量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条件,越冬的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落到玉米幼嫩组织,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入玉米幼 嫩组织的表皮内产生病瘤,所以前旱后湿以及高温的气候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冬春及初夏干旱少雨有利于黑粉病病菌冬孢子 存活,并且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后期降水偏多,为黑粉病病 菌孢子的萌发、浸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防治方法

一、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时,要考虑到兼抗其他病害,一般种植中度抗病品种,再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即可较好地控制病害。

二、减少茵源:彻底田间病残体,秋季翻地。秸秆用作肥料时,要腐熟。重病田实行2-3年轮作。在玉米生长期间,结合田间管理,在病瘤未变色时及早割除,割下的病瘤要携出田外深埋。

三、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避免偏施氮肥;及时灌溉,特别是抽雄前后加强灌溉;时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四、进行人工取除:在发病初期或玉米去雄后,应将发病部位的病原菌“瘤子”进行人工取除,用袋子带出田外进行集中深埋或焚烧销毁,减少田间菌源量。切不可随意乱仍、乱到。

五、药剂拌种[药剂拌种 拼音: 解释: 1.]亩用2%戊唑醇干湿拌剂10克拌种。

以上就是有关玉米瘤黑粉病的相关解答,想了解更多行业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号了解更多,关注之后也可以留言回复你想了解的行业信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