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地里白菜都烂了,是什么原因呀?该怎么办呢?
因为白菜中含有大量水分,气温急剧下降时,白菜细胞里的水分结成冰,体积增大,从而使细胞破裂,损坏了其组织。一旦气温回升解冻后,水分从细胞流出,而细胞本身却早已希望,致使白菜腐烂变质。所以,要根据气候,贮藏大白菜要防止前期受热,后期受冻的问题,平时要根据气温变化,掌握白菜苫盖的程度。气温太高,水分过高于是大量从中国进口大白菜,使得中国的大白菜着实风光了一把,价格也是扶摇直上,创造了纪录。可怜的中国农民被这个现象忽悠了。于是今年中国的大白菜种植面积翻着跟头上,当地的一位农业局长说今年雨水足、日照好,白菜大丰收,丰收了农民却笑不出来,亏了本卖还卖不出去,没人要。
内蒙的土豆卖不出去了,当地**官员帮着卖,央视也在帮着吆喝,后来卖得怎么样我不知道,现在央视又在帮着卖白菜了。我却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很多人包括**官员可能也会这么认为,农民自己不掌握信息,缺乏前瞻性,喜欢跟风,什么好就种什么,最终必然会出现今年紧俏,价格涨到天花板上,明年泛滥,价格掉到地板了。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农民见识短,农民,归根到底就是农民。
我认为大家在思考卖菜难的问题的同时,只是就其表面现象来分析,没有人从根本上去看,所以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问题的根源在土地制度上!1949年以后实行的土地改革是集体所有(归生产队),到了1978年左右时包产到户。所有的政策,在初实施时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所以应该说都是正确的。尤其包产到户政策,在当时解决了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功莫大焉。但社会在发展,现有的社会已经从当初的纯农业社会逐步在向工业社会过渡,全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物流更为发达,人员的流动变得更加容易,城市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几十年又过去了,到了现今,过去的包产到户政策已经变得不适应今天的形势了,就好象1978年放弃了当初的生产队改为包产到户一样。可能当初首提包产到户的人会被别人批为倒退一样,安徽小岗村的人是冒着坐牢的危险完全以***的方式按下了包产的手印。可能今天提出要改变土地所有制度也会被人批一样。但今天中国的土地拥有制度必须得改变,因为一家一户是不可能在种植农作物、农产品上有什么完善的计划,是不可能解决目前愈来愈频繁的卖菜难的问题。只有让土地高度集中才能消除此种现象。土地高度集中后,拥有土地者可以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农场化经营。可能有些人会说,如此一来,土地不断流向少数人手里,农民失地以后如何来保证基本生活。我想说的是,今天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现今遍地是工厂,在经济稍显发达的地区有几家是完全依赖自家的几亩地生活?可以说东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农民家是以外出打工的收入作为家庭的主要生活支柱。换而言之,就算把谁家的地收了,会不会让这家人陷入讨饭的境地?肯定是不会的。而且更应该引起思考的是,现今农村的新一代农民可能已经不太可能象上一辈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下地耕种?肯定也是不会的。与其等到现在这一代上了年级的农民退了以后出现无人耕种的局面,不如早应对策,现在思考此事也不晚。
在此我不想说太多土地集中后有多少好处,只是请有识之士来思考此事。可能现在让大多数人来接受这种观点就象当初清兵入关后让中原人留鞭子,而孙中山的革命又是要让大家剪鞭子。或者会有人指有此观点者为“非我族类”,别有用心。但时间不等人,只争朝夕!
白菜腐烂病该怎么防治?
白菜软腐病(腐烂病)的危害症状:田间从包心期开始发病,先在菜帮基部出现半透明状浸润斑,逐渐扩大后变成灰白色,嫩组织水渍状腐烂,老组织失水成干缩状。发病初外叶萎黄,晚间或阴天尚能恢复正常,病情加重后便不再立起,使叶球暴露。侵染由叶帮基部向短基发展,引起根髓腐烂,并溢出恶臭的黄色粘稠特质。病菌侵入后,引起整株腐烂。
防治方法:用45%代森铵水剂500毫升加水400公斤或用链霉素200—300单位加水250—300公斤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一)改变种植模式将传统的平畦种植改为起垄种植。具体方法是:将耕好的地按白菜要求的行距进行起垄,一般垄高8-10厘米,垄与垄之间的沟内铺洒一层拌了辛硫磷或敌敌畏农药的麦糠或碎麦秸。既可防虫,又能防止沟内出草。以后白菜浇水时,水量大小以水与沟平为宜。 (二)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选用高筒品种或青麻叶,如北京新3号、晋菜3号、太原二青等。如果非要种植球型品种,如丰抗80等,可适当推迟播种期,改在立秋后2-4天再播种,或育苗移栽。这样,可使白菜结球避开高温高湿期,大大减轻因高温高湿引发的白菜软腐病。 (三)选对茬口避免重茬一般上茬应选择种植葱、蒜或菜豆的地块,如果是麦茬更好。这样,可避免因重茬软腐病菌侵染。 (四)适时用药预防白菜定植后,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20%井岗 霉素水溶剂,每袋25克兑水50千克进行喷药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