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病虫害发生原因_当归病虫害防治技术

当归[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伞形科当归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0.4-1m。]俗称窑归,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由于其经济价值较高,吸引了众多农户种植。然而,种植过程中农户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病虫害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问题。本文就当归病虫害发生原因、当归病虫害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技术等相关技术做了详细的总结,供大家参考。

当归病虫害发生原因_当归病虫害防治技术

1、主要病害防治

1.1 根腐病

病原主要为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Fr.)Sacc.)。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植株根部组织初呈褐色,进而腐烂变成黑色水浸状,只剩下纤维状物。地上部叶片变褐至枯黄,变软下垂,终整株死亡。5月初开始发病,6月危害严重,直至收获。

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土壤作栽培地。高畦种植,忌连作;作畦前喷洒50%辛硫磷[辛硫磷杀虫谱广,击倒力强,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对鳞翅目幼虫很有效,在田间因对光不稳定,很快分解,所以残留期短,残留危险小,但该药施入土中,残留期很长,适合于防治**害虫, 剂型 50%,45%辛硫磷乳油,5%颗粒剂。]乳油[乳油是农药制剂的一种,它是将较高浓度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加乳化剂而成的液体。]1 000倍液,按9 000mL/hm2用量进行土壤;播种时用70%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对病穴土壤用生石灰200~300g进行土壤局部,也可用40%根腐灵800倍液,每株灌根0.5kg,另用50%退菌特800倍液喷洒病区,以防蔓延。

1.2 褐斑病

病原主要为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Septoria sp)。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成边缘红褐色,中心灰白色。后期病斑内出现小黑点,病情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呈红褐色,逐渐枯萎死亡。5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较重,一直延至10月。

防治方法:冬季做好田园清洁工作,彻底烧毁病残组织,减少病菌来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分别按450g/hm2、600g/hm2用量从6月中旬开始,每隔10d喷雾1次,连续喷3次,可防止褐斑病的大量发生。

1.3 白粉病

病原主要为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DC.)。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灰白色粉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病情发展迅速,全叶布满白粉,逐渐枯死。5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较重,直至10月。

防治方法:种子经福尔马林500倍液浸泡5min或闷种2h;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发病初期,用65%的代森锌500倍液连续喷雾防治,每隔10d喷1次,连续喷3~4次。

1.4 菌核病

病原主要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植株发病初期叶片变黄,根部组织开始腐烂成为空腔,腔内含有多个黑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集中烧毁发病植株和土壤中菌源;播种前,穴内稍施石灰、草木炭,增加肥力又;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600倍液喷雾防治。

1.5 麻口病

病原主要为马铃薯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发病后,当归根表皮出现黄褐色纵裂,形成累累伤斑,内部组织呈海绵状、木质化。

防治方法:应选生荒地、黑土地或**害虫少的地块种植;播种前7d,喷洒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按9 000 mL/hm2用量进行土壤;施用[施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shì yòng释义:1. 施行,实行。]腐熟的农家肥;成株期可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40%多菌灵800~1 000倍液、5%石灰乳分别交替灌根,视病情确定施用次数。凡对线虫有效的其他生物杀虫剂也可用于麻口病的防治。

1.6 锈病

病原主要为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菊柄锈菌(Puc-cinia chrysanthemi Roze)。危害当归叶片。夏孢子堆散生或群生在叶背面,**,褐色。冬孢子堆叶两面生,**,黑色。可多次重复侵染。在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收获后将残株病叶收拾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发病初期用粉锈宁25%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每隔15d喷1次,连喷2~3次。

2、主要虫害防治

2.1 金针虫[金针虫是叩甲(鞘翅目Coleoptera叩甲科Elateridae)幼虫的通称, 广布世界各地, 危害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以及林木、中药材和牧草等,多以植物的**部分为食, 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害虫。]

为鞘翅目叩头甲科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种类较多,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吞食根部,使幼苗[【词目】幼苗【读音】yòu miáo【释义】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和植株萎黄枯死,造成缺苗、断畦。

防治方法:栽植前,土壤施用3%米乐尔颗粒剂,按30~90kg/hm2,混干细土750kg,均匀撒施于地表,深耙20cm,也可撒在定植穴或栽植沟内,浅覆土后再定植,对金针虫防效可达6周;施用的厩肥、堆肥需腐熟,且施入后要覆土,不能暴露在土表;发现幼虫,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按3 750mL/hm2用量灌根,视虫情确定施用次数。凡对金针虫有效的其他生物杀虫剂也可适用。

2.2 小地老虎[昆虫名,属鳞翅目,夜蛾科。]

为鳞翅目夜蛾科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初孵幼虫取食幼苗的嫩叶和生长点,1~2龄幼虫咬食呈小孔或缺刻,有的咬穿心叶形成小排孔。3龄以后多在表土层取食茎基部,可咬断嫩茎,或将较粗茎基部咬成缺刻。危害严重时大量幼苗基部被咬断或茎基残缺,以致凋萎死亡。优势部分幼虫还能爬至幼苗顶端取食,咬断嫩梢。

防治方法:早春田间及周围根际杂草,如发现已产卵,并有幼虫,应先喷药后再除草,将杂草沤肥;或黑光灯诱杀成虫;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1 000倍液施在幼苗上或幼苗根际处,对多种地老虎都有很好效果;用3%米乐尔颗粒剂施于根际。

2.3 蛴螬

又名白地蚕,是鞘翅目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幼虫的总称,种类较多,危害当归的主要是云斑鳃金龟子[金龟子属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鞘翅目是一种杂食性害虫。](Poly-phylla laticollis Lewis)、小云斑锶金龟子(Polyphylla gracilicornis Blanchard)、暗黑鳃金龟子(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等。可直接咬断幼苗根部,地上部分叶片枯萎,导致植株死亡,当归根膨大后咬食根系,钻蛀茎叶,形成当归伤斑。

防治方法:冬季深翻土地,杂草,消灭越冬虫卵;施用腐熟的厩肥、堆肥,施后覆土,减少成虫产卵量;危害前期用90%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1 500倍液灌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