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稻的稻瘟病?什么是水稻的稻瘟病?
叶瘟是指秧苗三叶期以后至大田期发生在水稻叶片上的稻瘟病。叶片发病后主要产生两种病斑:急性型和慢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多数不规则、近圆形或楠圆形,上面密生有青灰色霉层。急性型病斑传病速度快,容易引起稻瘟病大发生。急性型病斑在气候干燥情况下可转化为慢性型,病斑成梭形,外部黄色的是中毒部,内部褐色的是坏死部,有一条褐色的坏死线从病斑**贯穿并向两端延伸。
稻瘟病病状有哪些?
由一种半知菌引起。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此病可分别发生于叶、节、穗颈、谷粒等部位。常见的有叶瘟和穗颈瘟 两种。
水稻稻瘟病如何防治?
发病前可用三环唑类药剂预防,如三环唑、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环唑等。如果已经发病,就要使用稻瘟灵治疗,目前最好的药剂是富士一号,一亩一瓶。如果是常发生的田块,可以用富士一号一瓶两亩进行预防。在水稻苗期、分蘖期、穗期用高脂膜增产剂(乳剂)200倍液喷施,隔一周再喷一次,防效达80%至90%。
曾被农民日报社报道(93年7月18日) 预防为主,得病后再治难度大。1、 稻种应从无病田或轻病田留选,对菌种子进行种子消毒效果明显。
2、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也是综合防治的关键措施。
3、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水稻抗病能力。
4、 抓住关键,适时喷药保护。25%咪鲜胺+20%溴菌清
水稻稻瘟病应该怎样防治,有些什么症状特点
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 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 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慢性型病斑 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
斑**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急性型病斑 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白点型病斑 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褐点型病斑 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节温 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穗颈瘟 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病原 Ph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称灰梨孢=Pyricularia oryae Cav.称稻梨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蓖。有性态为Magnaporthe grisea 9Hebert) Barrnov.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分生孢子梗不分枝,3-5根丛生,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出,大小80-160×4-6(μm),具2-8个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顶端曲状,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或棍棒形,常有1-3个隔膜,大小14-40×6-14(μm),基部有脚胞,萌发时两端细胞立生芽管,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近球形,深褐色,紧贴附于寄主,产生生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内。该菌可分做7群,128个生理小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 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如早稻有:早58、湘早籼3号、21号、22号,86-44,87-156,皖稻61,赣早籼39号、42号、41号,博优湛19号,中优早81号,中丝2号,培两优288号,华籼占,汕优77;中稻有:七袋占1号,七秀占3号,培杂山青,三培占1号,滇引陆粳1号,宁粳17号,宁糯4号,杨辐籼2号,胜优2号,杨稻2号、4号,东循101,东农419,七优7号,嘉45,秀水1067,皖稻28、32、34、36号、59号,汕优89号,特优689,汕优397,汕优多系1号,满仓515,泉农3号,金优63,汕优多系1号;晚稻有:秀水644,原粳4号,津稻308,京稻选1号,冀粳15号,花粳45号,辽粳244,沈农9017,冈优22,毕粳37,滇杂粳2号,冈优2号,滇籼13号、14号、40号,宁粳15、16号等抗稻瘟病品种。水稻旱种时可选用临稻3号、临稻5号、京31119、中国91等抗穗颈瘟品种。水稻进行旱直播时可选用郑州早粳、中花8号等抗病品种。(2)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3)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增强抗病力。(4)种子处理。用56℃温汤浸种5分钟。用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天。也可用1%石灰水浸种,10-15℃浸6天,20-25℃浸1-2天,石灰水层高出稻种15cm,静置,捞出后清水冲洗3-4次。用2%福尔马林浸种20-30分钟,然后用薄膜覆盖闷种3小时。(5)药剂防治 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早抓叶瘟,狠治穗瘟。发病初期喷洒20%三环唑(克瘟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1000倍液、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稻瘟肽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克瘟散乳剂1000倍液、50%异稻瘟净乳剂500-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上述药剂也可添加40mg/kg春雷霉素或加展着剂效果更好。叶温要连防2-3次,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1)症状与侵染循环
稻瘟病发生极为普遍,危害严重,依其发生时期、发生部位不同,分苗瘟、叶瘟、穗茎瘟、节瘟、谷粒瘟。
(一)苗瘟:苗期发病称苗瘟,幼苗变黄枯死。
(二)叶瘟:插秧后发病称叶瘟,有4种类型。
A、白点型:幼嫩叶片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白斑。
B、急性型:病斑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背面密生灰绿色霉。
C、慢性型:病斑呈梭形,边缘红褐色、中间灰白色,干燥情况下,对着太阳看病斑呈半透明状,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色霉。
D、褐点型:多在老叶上发生,病斑褐色,较小。
(三)穗茎瘟:病斑发生在穗基部或穗轴和支梗上,初期出现浅褐色小斑,边缘有水渍状的退绿现象,后上下蔓延,色加深,最后呈黑褐色,造成秕谷或白穗。
(四)节瘟:茎节部初生黑褐色小斑点,后扩展至整个节部变黑色腐烂,茎节弯曲或折断,发病早者形成白穗。
(五)谷粒瘟:发病早者,颖壳变灰白色,形成秕谷。发病晚者,稻粒上形成黑褐色圆形斑点,病斑中部灰白色,后整个稻粒变为灰褐色,严重时米粒变黑褐色。
稻瘟病是由梨形孢菌侵染引起,为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和稻草上越冬。带菌种子播种是最主要病原。稻草上病菌可借风雨传染稻田。稻瘟病与品种、气候条件、稻田管理水平关系密切。抗病品种较少发生,连阴雨天、光照不足、湿度高时发病重;氮肥施用量多,追肥晚,水稻旺长、贪青,病害重;稻田长期少水或深水发病重。
(2)防治方法:
A、及时处理稻草、稻壳,清除病原。
B、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抗逆性能。
C、种子消毒杀菌:用600倍“天达2116”+4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浸泡稻种48—60小时,铲除种子所带病菌,防止幼苗染病。注意!浸种的水温维持在20度左右,每天搅动2次。
D、插秧后5—7天,稻田喷洒600倍天达2116壮苗灵+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促进稻秧根系发达,增强光合作用,壮秧壮蘖,提高抗病性能,防止病害发生。
E、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各喷洒1次800倍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喷洒时分别掺加800倍富士1号(或1000倍天达裕丰、600倍50%稻瘟净、1000倍50%消菌灵、500倍2%春雷霉素等)药液。
F、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微肥和生物菌肥,加强稻田肥水管理,注意适时、及时、适量配方追肥,促进植株稳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发病。
参考资料: ****2116***(1)症状与侵染循环
稻瘟病发生极为普遍,危害严重,依其发生时期、发生部位不同,分苗瘟、叶瘟、穗茎瘟、节瘟、谷粒瘟。
(一)苗瘟:苗期发病称苗瘟,幼苗变黄枯死。
(二)叶瘟:插秧后发病称叶瘟,有4种类型。
A、白点型:幼嫩叶片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白斑。
B、急性型:病斑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背面密生灰绿色霉。
C、慢性型:病斑呈梭形,边缘红褐色、中间灰白色,干燥情况下,对着太阳看病斑呈半透明状,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色霉。
D、褐点型:多在老叶上发生,病斑褐色,较小。
(三)穗茎瘟:病斑发生在穗基部或穗轴和支梗上,初期出现浅褐色小斑,边缘有水渍状的退绿现象,后上下蔓延,色加深,最后呈黑褐色,造成秕谷或白穗。
(四)节瘟:茎节部初生黑褐色小斑点,后扩展至整个节部变黑色腐烂,茎节弯曲或折断,发病早者形成白穗。
(五)谷粒瘟:发病早者,颖壳变灰白色,形成秕谷。发病晚者,稻粒上形成黑褐色圆形斑点,病斑中部灰白色,后整个稻粒变为灰褐色,严重时米粒变黑褐色。
稻瘟病是由梨形孢菌侵染引起,为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和稻草上越冬。带菌种子播种是最主要病原。稻草上病菌可借风雨传染稻田。稻瘟病与品种、气候条件、稻田管理水平关系密切。抗病品种较少发生,连阴雨天、光照不足、湿度高时发病重;氮肥施用量多,追肥晚,水稻旺长、贪青,病害重;稻田长期少水或深水发病重。
(2)防治方法:
A、及时处理稻草、稻壳,清除病原。
B、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抗逆性能。
C、种子消毒杀菌:用600倍“天达2116”+4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浸泡稻种48—60小时,铲除种子所带病菌,防止幼苗染病。注意!浸种的水温维持在20度左右,每天搅动2次。
D、插秧后5—7天,稻田喷洒600倍天达2116壮苗灵+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促进稻秧根系发达,增强光合作用,壮秧壮蘖,提高抗病性能,防止病害发生。
E、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各喷洒1次800倍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喷洒时分别掺加800倍富士1号(或1000倍天达裕丰、600倍50%稻瘟净、1000倍50%消菌灵、500倍2%春雷霉素等)药液。
F、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微肥和生物菌肥,加强稻田肥水管理,注意适时、及时、适量配方追肥,促进植株稳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发病。
参考资料: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