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薯生长期间会出现蜡龟甲[龟甲,中药名。](又叫红薯褐龟甲、红薯大龟甲),这样的虫害,它以成、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影响了红薯的品质及产量。下面火爆农资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红薯蜡龟甲的形态特征、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红薯蜡龟甲的形态特征:
雌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体长9.5mm,肩宽约8.1mm;雄体长9mm,肩宽7.3mm,全体茶褐色。前胸[体躯的若干环节明显地分段集中,构成头部、胸部、腹部3个体段;头部具有1对触角、口器,通常还具有复眼和单眼,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生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是昆虫运动的中心;腹部通常由9—11个体节组成,内含大部分内脏和生殖系统,腹末多数具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是昆虫生殖和代谢的中心。]背板[背板(tergum) 大部分昆虫幼虫和较原始种类的成虫,其背板为一块完整的骨板,不再分片,因而称为原背板(nolum)。]上生很多弯曲纵隆脊。鞘翅[昆虫的翅类型之一。]边缘近肩角处生1黑斑[黑斑又称“色素斑”,多发生在面部,常见于女性,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美观的“病症”。]并向盘区中部延伸向敞边处靠近。后侧角、缝角也有1黑斑,肩瘤上一般无黑斑。鞘翅上具很多小刻点 驼顶突起很高,四周生隆起脉纹。雌虫较雄虫粗糙,前胸背板、鞘翅边缘具网状纹。触角黄褐色[ 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9-11节黑色。卵长1.5mm,宽0.5?0.7mm,椭圆形,褐色,两端瘦削。末龄幼虫体长7.5?8mm,黑褐色,腹部两侧各生8对黄褐色枝刺。前胸背板前方具半圆形呈不规则凹陷的眼斑1对,尾叉向背上翻卷,尾部上举。蛹体浅黄褐色。前胸背板扁平,周缘具硬刺。
红薯蜡龟甲的发生规律:
1、蜡龟甲在广东一年发生6代,在福建一年发生4~6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杂草、土缝或越冬薯的茎蔓隐蔽处越冬。
2、红薯蜡龟甲在广东每年3月中旬、在福建5月上中旬田间成虫陆续出现,9月上中旬成虫盛发高温干旱季节此虫发生为害猖獗幼虫移动性小,发生为害严重时,满田薯叶孔洞累累,影响红薯生长。
红薯蜡龟甲的防治方法:
1、在红薯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和田边杂草,可消灭部分越冬虫源。
2、在红薯蜡龟甲成虫盛发时,于黄昏开始喷洒90%晶体敌百虫12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乳油900倍液,用量1125L/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