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角蕨Asplenium trichomanes L. Sp.
铁角蕨科,多年生草本,别名石林珠、铁角凤尾草、瓜子莲等。高13~35厘米。根茎短,密被粗筛孔状鳞片。叶簇生;叶柄长3~10厘米,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一次羽状复叶,线状披针形,长10~25厘米,宽约1.2~1.5厘米,两端稍渐狭;羽片疏生,20对左右,有极短小柄,斜卵形或扇状椭圆形,长5~6毫米,先端钝形,前缘有细齿,基部广楔形;叶稍呈草质,表面浓绿色。孢子囊群线形,每羽片上有6~8枚,与中脉略成斜…
铁角蕨的图片大全
铁角蕨的种植信息
铁角蕨的介绍
铁角蕨科,多年生草本,别名石林珠、铁角凤尾草、瓜子莲等。高13~35厘米。根茎短,密被粗筛孔状鳞片。叶簇生;叶柄长3~10厘米,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一次羽状复叶,线状披针形,长10~25厘米,宽约1.2~1.5厘米,两端稍渐狭;羽片疏生,20对左右,有极短小柄,斜卵形或扇状椭圆形,长5~6毫米,先端钝形,前缘有细齿,基部广楔形;叶稍呈草质,表面浓绿色。孢子囊群线形,每羽片上有6~8枚,与中脉略成斜交,囊群盖同形。
铁角蕨的形态特征
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约2毫米,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3-4毫米,基部宽约0.5毫米,厚膜质,黑色,有光泽,略带虹色,全缘。
叶多数,密集簇生;叶柄长2-8厘米,粗约1毫米,栗褐色,有光泽,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上面有1条阔纵沟,两边有棕色的膜质全缘狭翅,下面圆形,质脆,通常叶片脱落而柄宿存;叶片长线形,长10-25厘米,中部宽9-16毫米,长渐尖头,基部略变狭,一回羽状;羽片约20-30对,基部的对生,向上对生或互生,平展,近无柄,中部羽片同大,长3.5-6 (-9) 毫米,中部宽2-4 (-5) 毫米,椭圆形或卵形,圆头,有钝齿牙。
基部为近对称或不对称的圆楔形,上侧较大,偶或有小耳状突起,全缘,两侧边缘有小圆齿;中部各对羽片相距4-8毫米,彼此疏离,下部羽片向下逐渐远离并缩小,形状多种,卵形、圆形、扇形、三角形或耳形。叶脉羽状,纤细,两面均不明显,小脉极斜向上,二叉,偶有单一,羽片基部上侧一脉常为二回二叉,不达叶边。叶纸质,干后草绿色、棕绿色或棕色;叶轴栗褐色,有光泽,光滑,上面有平阔纵沟,两侧有棕色的膜质全缘狭翅,下面圆形。
孢子囊群阔线形,长1-3.5毫米,黄棕色,极斜向上,通常生于上侧小脉,每羽片有4-8枚,位于主脉与叶边之间,不达叶边;囊群盖阔线形,灰白色,后变棕色,膜质,全缘,开向主脉,宿存。染色体2n=144。
铁角蕨的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常生于林下、林缘及山谷石岩、岩壁上,海拔400-3400米。广布于温带、亚热带及热带高山。 适宜石灰岩土壤地区林下栽培,盆栽是很好的耐阴观叶植物,但亦喜阳光。
铁角蕨的分布区域
广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生海拔400~3400m林下山谷中的岩石上或石缝中,喜阴湿环境,较耐霜寒。多长在石头缝里或比较坚硬结实的土壤里。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地区和热带、亚热带的高山上。模式标本产地:欧洲。
铁角蕨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隐蔽、湿润的林下或林缘地栽培,土壤以肥沃疏松、深厚的钙质壤土为好。选地后,清除杂草、灌丛、荆棘,深翻20cm,耙细整平,使土壤疏松平整,具有透气、透水性。每亩撒施过筛腐殖质土及适量钙镁磷肥,作为1.3-1.5米宽的畦。
田间管理
在铁角蕨生长过程中,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保证田间小气候有较高的空气湿度。经常中耕除草,使地面疏松,不板结,五杂草。每年4-5月和8-9月应分别追施1次人畜粪水。冬季清园,清除植株枯黄叶及其灌丛、杂草,以利来年植株生长。
铁角蕨的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
采用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
分株繁殖
再春季植株萌发前,挖起母株,进行分株。将分株苗再备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0-30cm开穴栽植。
铁角蕨的病害防治
铁角蕨抗逆性较强,病虫害较少,偶尔少量介壳虫,但影响不大,一般不需要用药。
铁角蕨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护花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
终极护花任务: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对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弃希望,勇敢面对,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
采集
夏、秋季采集全草,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
性凉,味淡。
功用
清凉解毒,收敛,止血。
摘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第三集第20页。
【维药】欧里奇其:全草用于胆道,尿路感染,高血压,妇女月经不调,感冒发烧,烧灰成糊涂头部防止脱发,涂口疮消炎生肌《维药志》。
全草(铁脚凤尾草):淡、苦,平。清热解毒,收敛止血,补肾调经,散瘀利湿。用于小儿高热惊风,阴虚盗汗,痢疾,月经不调,带下病,淋浊,胃溃疡,烧、烫伤,疮疖肿毒,外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