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栽培[栽培指种植并培养植物。]茄子[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灌木,古称酪酥、昆仑瓜,以幼嫩果实供食用,原产东南亚,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的整个过程中,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虫害常伴随左右,成为茄子高产优质的绊脚石。不同的病虫害,在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原因都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茄子灰霉病[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由什么引起?发病条件是什么吧!
茄子灰霉病由什么引起
茄子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侵染[昆虫或多细胞寄生物寄居在寄主的皮肤、粘膜表面或其附属器上,持续地侵扰寄主的现象。]所引起的、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在茄子上的病害。
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clnereaPers.ExFr),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孢子梗数根丛生,具隔,褐色,顶端呈1、2次分枝。
分枝顶端稍膨大,呈棒头状,其上密生小柄,并着生大量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孢梗长短与着生部位有关。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近无色,大小6.25-13.75微米×6.25-10.0微米。
寄主上通常少见菌核[真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体不断地分化,相互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颜色较深而坚硬的菌丝体组织颗粒。],但当田间条件恶化后,则可产生黑色片状菌核。从番茄果实及叶上分离的灰霉,在普通培养基[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上生长一周后,开始产生菌核,两周后菌核大小3.0-4.5微米×1.8-3.0微米。培养基上菌丝透明,无色,有隔膜。
茄子灰霉病发病条件是什么
1、茄子灰霉病的发生,和天气状况有关
灰霉病喜低温高湿,合适的温度和潮湿的环境,给病害提供了快速生长和传播的条件。眼下春季温度不高不低、不冷不热,常出现18~23℃左右的温度,这刚好迎合了灰霉病的需求。
2、茄子灰霉病的发生,和土壤环境有关
灰霉病并不是只出现在植株[植株(学名:Angiospermae)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成长的植物体。]上,而是在植株拉秧后,还能够随着病残体一同进入土壤中,为自身找到一个理想的越冬或越夏场所,直等到下一次的机会到来。
3、茄子灰霉病的发生,和栽培管理有关
高湿度会促进灰霉病的发生,除了阴雨天会带来高湿度外,田间的栽培管理同样也会。在栽培茄子过程中,植株间太过紧凑,会让叶片相互交叉、重叠,湿气就容易被滞留下植株内部,给灰霉病留下了机会。
4、茄子灰霉病的发生,和病害能力有关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能够以多种形态存在,并不是说只出现一次就会消失,而是会根据形势,不断变化“活法”,等待合适的发病条件。灰霉病对植株带来第一次侵染后,在受害的组织上,还会萌生出新的侵染源,进行再侵染、反复侵染。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茄子灰霉病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农资技术消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ihuilitao,留言回复即可获得所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