肟菌酯治哪些病_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区别

肟菌酯是在三唑类剂之后的又一新型农用剂,是一种新型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铲除、渗透作用,能有效防治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具有高度环境性和超高活性。那么,肟菌酯治哪些病呢?肟菌酯和吡唑[吡唑(英文名称Pyrazole)又名;1,2-二氮唑(1,2-Diazole);二氮二烯五环;邻二氮杂茂;是白色针状或棱形结晶,从乙醇中结晶的吡唑是无色针状晶体。]醚菌酯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肟菌酯治哪些病

肟菌酯治哪些病_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区别

1.防治黄瓜霜霉病[霜霉病指的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病初期,每亩用25%肟菌酯悬浮剂30~5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雾[喷雾就是人工造雾。]

2.防治黄瓜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炭疽病[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进行叶面喷雾处理,每亩用75%肟菌酯·戊唑醇[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水分散粒剂10~15克兑水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

3.防治黄瓜蔓枯病。发病初期,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雾或用50~100倍液涂抹病部。

4.防治大白菜炭疽病。病害发生初期进行叶面喷雾处理,每亩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5克兑水喷雾。

5.防治番茄早疫病、白粉病。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开始施药,每亩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5克兑水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或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混加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有何区别

1、作用不同

(1)肟菌酯多数真菌病害有良好活性,易产生抗药性,不建议单独或长时间使用。对于防治白粉病、叶斑病[叶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较重。]、黑星病等,效果较好,还能防治锈病、霜霉病、立枯病[立枯病又称“死苗”,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uhn, 英文名Sheath Blight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苹果黑腥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2)吡唑醚菌酯对大部分真菌(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半知菌类及卵菌类等)有抗菌活性,几乎对所有真菌性病害有效果,对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锈病、早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效。吡唑醚菌酯是相对抑菌活性最强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对真菌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高强抑制能力,一般在菌丝萌发前期作用很大,是优秀的保护性[《保护性》是一款Android平台的应用。]杀菌剂,也具有治疗、铲除作用。

2、内吸性不同

(1)肟菌酯具有渗透、快速分布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向上的内吸性,也可做茎叶处理。

(2)吡唑醚菌酯没有内吸输导作用,透叶能力较弱,施药后一般药物会滞留于施药部位,保护性作用更为突出。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比较强。

以上就是农资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肟菌酯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农资技术的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