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是肉食性[肉食性动物是指主要吃肉类的动物。]动物,以蜘蛛、蟋蟀、蜈蚣、昆虫幼虫等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Vertebrata)是指有脊椎骨的动物,是脊索动物的一个亚门。]为食。蝎子昼伏夜出[昼伏夜出,读音zhoù fú yè chū,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白天潜伏,夜晚出来。],喜潮怕、,喜暗怕强光[强光是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Adobe photoshop中的一种混合模式,存在于颜色混合模式、通道混合模式、图层混合模式的“叠加”模式组中。]**。喜群居,大多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从十一月下旬开始冬眠[冬眠也叫“冬蛰”。]。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蝎子时,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需保持在35~38℃之间,要注意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水分[水分,中医学术语,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翻胃,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等症状。]和饲养场所的湿度[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还要避免强光照射,远离油漆、汽油、沥青等**性大的化学物质。
一、蝎子吃什么
蝎子是肉食性动物,极其个别的种类少量摄取植物性饲料(如会全蝎),吃蜘蛛、蟋蟀、蜈蚣、多种昆虫幼虫和若虫等无脊椎动物。用触肢[触肢又称脚须,是蛛形纲等动物头部的第二对附肢,相当于其他节肢动物的第一小颚。]上的听毛或跗节毛和和缝感觉器发现猎物的位置。沙漠蝎能够确定穴居50厘米深的蜚蠊。蝎子取食时,用触肢夹住捕获物,抬起腹部(蝎尾),弯曲到身体前面,用毒针刺。由6节构成,梯形,背面复有头晌甲,其上密布颗粒状突起,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缩,毒液即自毒针的开孔流出。大多数蝎的毒素足以杀死昆虫,但对人无致命的危险,只引起灼烧样的剧烈疼痛。蝎用螯肢把食物慢慢撕开,先吸食捕获物的体液,再吐出消化液,将其组织于体外消化后再吸入。进食的速度很慢。
二、蝎子的生活习性
1、蝎子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干,喜暗怕强光**。喜欢群居,安静不动,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惯,蝎子大多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来说,大多数蝎子窝里都有雌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杀戮现象。但是,如果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互相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后出蛰,从11月上旬开始逐渐冬眠,全年活动[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时间约为6个月。有一天,蝎子往往从晚上8点到11点出去活动,第二天凌晨2点到3点回到窝里栖息。这个活动的规律一般是温暖的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有风的天气很少活动。
三、蝎子养殖注意事项
1、温度
蝎子是变温动物,但耐寒耐热。外部环境的温度从40℃到零下5℃,蝎子可以生存。蝎子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和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与温度密切相关。气温下降到10℃以下,蝎子不怎么活动,气温低于20℃,蝎子活动也少,生长发育最合适的温度在25~39℃之间。气温为35~39℃,蝎子最活跃,生长发育加快,分娩、交配也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子体内的水分蒸发,此时不立即降温,不立即补充水分,蝎子容易脱水死亡。当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就会死亡。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在35~38℃之间。所以我们在人工养殖蝎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
2、湿度
蝎子的生长、繁殖也与外界环境的湿度密切相关。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长时间干旱不下雨的话,会钻到**约1米深的湿润地方躲起来,隐藏起来的雨天,地上有积水的话,会爬到高处避开。因此,养殖蝎子时,要注意饲料的水分和饲养场所和穴的湿度。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湿润,栖息的洞穴稍微干燥,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和繁殖。窝过湿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脱皮也非常困难的蝎子活动场所过于干燥,饲料中水分不足时,也会影响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诱发相互杀戮。
3、光照
蝎子喜欢暗怕光,特别是怕强光的**,但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有利于胚胎在蝎子体内孵化。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最喜欢在较弱的绿光下活动。
4、气味
蝎子对油漆、汽油、煤油、沥青、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强烈的回避性,嗅觉敏感,这些物质的**对蝎子非常不利,甚至会死亡。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振动和声音也很敏感,有时会吓跑,停止饮食、交尾繁殖、产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