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石蛙(Quasipaa spinosa)标准名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养殖池应选择环境[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安静、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良好且排灌方便的环境建设,既可建在室内[德加以一种温暖的光给室内以温馨感,以冷灰(绿色墙壁)围住了桔色的手饰箱子,室内的透视给空间以限定。]也可建在室外[室外,读音shì wài,汉语词语,指露天场所。],室内需在通风凉爽的地方建设,室外在凉棚下建设即可。种蛙池的池底需铺鹅卵石[鹅卵石,是开采黄砂的附产品,河北太行山下因为形状似鹅卵而得名。]湿度保持在80%,以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标准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指受精蛋数占入孵蛋数的比例, 一般95%以上。]。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池的pH控制在6-8,保证充足的氧气即可。蝌蚪[蝌蚪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池pH6-7,需遮光饲养,幼蛙池内需铺小石子[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编辑词条,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xiaoshizi
]

一、石蛙的生长环境

石蛙养殖池建设方法?-风君子农业百科知识网

1、石蛙喜欢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源、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有群居和夜间寻食的习性,夜间是活动的盛期,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有鸣叫和拖对等行为。

2、石蛙喜食蚯蚓、蛆虫、蚱蜢、蚁类、泥鳅、河蟹、蝼蛄等活饵,为冷血变温动物,水温下降到10℃,进入冬眠,冬眠期约4个月,冬眠后体重适度减轻,一般4月开始**,每次排卵量为1000-3000粒。

3、蛙卵通常在8-20天孵化成蝌蚪,蝌蚪喜欢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缝内或碎石堆中,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60-75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二、石蛙养殖池选址

1、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应选择水质好、排水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干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环境。

2、石蛙养殖池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没有阳光直射,室外可在凉棚下建蛙池。

三、石蛙养殖池的要求

1、种蛙池:面积[物体所占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池高0.8米,池内水深[水深的意思是水体的自由断面到其河床面的垂直距离,是水文特征值之一。]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设有栖息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可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2、孵化池: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水质清新,pH6-8,含有足够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蝌蚪池:面积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要遮光饲养,最好每池饲养同样规格的蝌蚪。

4、幼蛙池: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为10-15厘米,水陆比为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为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