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0日,人类在月球上迈出了第一步。为了纪念这一步,7月20日成为“人类月球日”。
202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重磅宣布:
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等研制工作已取得一系列进展。
从左至右分别为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模型、月面着陆器模型、新一代载人飞船模型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在多个活动中介绍了我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有两种构型。
由于运送距离长,因此这个构型火箭推力也更大。
为了优化空间站运营阶段的运营成本,长征十号还设计了另一种无助推的构型,可执行空间站航天员及货物运输任务,无助推构型火箭的一子级将按照可重复使用进行设计。
近期,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标志着该型火箭一子级技术验证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在首次执行载人任务之前,会经过几次无人飞行的验证,预计2027年具备首飞条件。
新一代载人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由逃逸塔、返回舱和服务舱组成,适应近地、深空等任务需求,主要用于将航天员送往环月轨道并返回地球。
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座舱和控制中枢,服务舱主要为飞船提供能源和动力。
在新一代载人飞船的基础上,我国还在统筹研制近地飞船,乘组为4~7人,为后续开展空间旅游预留空间。
月面着陆器重约26吨,由登月舱和推进舱组成,可将两名航天员送达月面,主要负责把航天员从环月轨道下降着陆月面并返回环月轨道。
同时,月面着陆器也具有自主控制飞行能力。
推进舱主要负责完成着陆器到月球附近的近月制动,以及月面下降的主减速。
月面着陆器到达月面后,航天员将乘坐载人月球车,在月面开展工作。
航天员将乘着月球车在10公里的范围之内开展月球采样,以及相应的月面实验。
除了载人月球车之外,我国还计划发射一个具备大范围移动能力的月面移动实验室,可以实现长期无人自主在月面活动,并可以支持航天员短期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