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课文人物品质

1.根据课文写出人物的品质

是海伦凯勒! ~她是一个聋盲哑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

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海伦凯勒延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她天生聪明伶俐,出生不到六个月,便能清楚地说出「tea」(茶)、「water」(水)等几个单字,对周遭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锐。

刚满周岁那年,一天傍晚,母亲趁太阳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热水为海伦凯勒擦洗身子。可是,当母亲自浴盆把海伦凯勒抱了起来,放在膝盖上,正想拿条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时候,海伦凯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摇晃不定的树影给吸引了过去。

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动也不动一下,而且还忍不住伸长小手扑了过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当时,母亲虽然已经注意到海伦凯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亲的眼里,树影不过是平常又自然的现象,没什麽好大惊小怪的。

所以,她万万没有想到海伦凯勒会使出这麽原劲儿往前倾,结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让海伦凯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个不停。母亲知道女儿受了惊吓,飞快地将海伦凯勒搂进怀里,连哄带骗了好一阵子,海伦凯勒才安静了下来。

事隔不久,母亲一个人静静回想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她发现海伦凯勒的观察力似乎特别灵敏。通常一个周岁大 的婴儿,应该是懵懵懂懂的,对什麽事情都没有企图深入了解的倾向,可是海伦凯勒却别有细腻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变化的奇妙。

当然,跟大人比起来,海伦凯勒的表现并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婴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为人父母的,能幸运地生下一个天赋优异的小孩,当然是得意洋洋罗!每逢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不谈起女儿也就罢了,一旦话题转到海伦凯勒身上,母亲心满意足的喜悦,就会自然而然地从言谈中流露了出来。

但是这份喜悦到底能持续多久呢?当父母亲正兴高鸟烈畅谈海伦凯勒美好未来的当儿,海伦凯勒却莫名其妙生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不但夺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伦凯勒变成一个看不见、也听不见的小女孩。 可怜的海伦凯勒,该如何去面对一个没有光线,没有声音的世界呢?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通常教育一个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更何况海伦凯勒又瞎又聋!也许,父母亲他们可以猜测、也可以想像海伦凯勒的心情,但是他们绝对无法体会,就如同海伦凯勒无法体会正常人的生活一样,他们真的无从体会。 起先,父母亲采用实验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失败过无数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领,他们除了被动地猜想海伦凯勒的比手画脚,有时也教导海伦凯勒凭藉肢体动作,表达喜怒哀乐。

另外,海伦凯勒也学习运用触觉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这样一点一的累积,四、五年以后,大凡孩子们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伦凯勒都能以触摸的方式领略。

只是父母亲不是残障教育的专家,所以海伦凯勒学到的肢体语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难说了。 向来关心女儿的父母亲,也一直挂心这个问题,尤其他们想到自己终有年老体衰的一天,到时候要是海伦凯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沟通,那海伦凯勒往后的遭遇,将是非常悲惨的。

於是,在海伦凯勒七岁那年,他们从外地请来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苏利文老师。 苏利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苏利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

一天,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了「水」这个字,海伦凯勒不知怎麽搞的,总是没法子记下来。老师知道海伦凯勒的困难处在哪儿,她带著海伦凯勒走到喷水池边,要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溅溢在海伦凯勒的手上。

接著,苏利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不会搞不清楚。 不过,苏利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

可是,从小又聋又瞎的海伦凯勒,一来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二来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所以,尽管她不是不能说话的哑巴,却也没法子说话。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苏利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导她。

2.描写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语描写花草树木的四字词语

描写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语:

威武不屈 舍死忘生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丝不苟 两袖清风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临危不惧 高风亮节 冰清玉洁 拾金不昧 表里如一 宽宏大量 光明磊落 持之以恒

描写花草树木的四字词语:

奇花异草 花开富贵 春花秋月

鸟语花香 树大根深 佳木良才

古木参天 柳绿花红

参天大树 芳草如茵

绿树红花 树高千丈

玉树琼花 独木成林

杂草丛生 草木知秋

桃红柳绿 草茂水丰

3.种植花草可以培养人的哪些品质

以前,花鸟市场中以老年人为多,而现在,爱与花卉相处的不仅是年老的,许多年轻人也加入此行列。

如此看来,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花卉对人的心身健康起了一定作用。近几年来人们对花卉的消费比例逐步上升。

这说明,随着精神文明建设,人们用花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日趋普遍。 人们总是需要在生活中添加一些清新,几分自然。

走亲访友,人们会选择不同的花卉作为礼物,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含义,为适合不同需 要,当因人而异。在古代,人们对花卉的寓意就有研究,古人把松, 竹,梅喻为“岁寒三友”,梅,竹,兰,菊,喻为“四君子”,牡丹,海棠,玉兰相配,喻意玉堂富贵。

唐代诗圣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句,后人也常用“出水芙蓉”来比喻纯洁美貌 的少女。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爱莲成癖,写《受莲说》,称赞莲花“出 污泥而不染,蕖清涟而不妖”。

历代的文人雅士们还编制了十二个月 的“花历”。不仅在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把各种花卉“人格化” ,有其各自的花语,总之,古今中外,爱花之心,人皆有之。

并且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能给人心理带来益处。养花可以提高注意能力。

注意能力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注意能力有选择功能—注意的基 本作用在于对信息进行选择。

它是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一种活动刺激。它又保持进入大脑的信息持久。

它对活动的调节和监控有一定功能。它是人们完成活动的重要保证。

在培养花卉时,人们 会较仔细地察探花、茎、叶、果的生长特点,观察其生活习性,有的 花卉很娇嫩,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这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即使有的花卉很好养,但若长期由于主人对它的土壤紧绷、缺水等问题忽略了,那么他依然会死亡。在培养花卉时,注意力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养花卉能开发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脑对一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是形象化的富余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常 见的创造想法方法有三种:粘合、夸张与强调、典型化。在古代,许 多文人对花卉揣摩深刻,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能感触到其丰富的想象力。

如唐代贺知张在《咏柳》中把柳树想象成一个小家碧玉的女子,身系绿色腰带,风姿卓越,质朴,秀洁的形象。更有把水仙想象为“凌波仙子”,把枫叶想象成“生命的霞光”等。

对花卉的喜爱,扩大了知识范围,丰富了表象储备,激发创造动机,使人积极,主动的思考。这对于想象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栽培花卉能培养意志行动能力。意志行动能力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其目的 的能力。

其优良品质是果断性、独立性、坚韧性和自制性。培养一颗 植物,当然要是它长好,那就应该好好照看,这样明确了目的,增强了责任感,这是意志行动能力培养的第一步。

第二步,在培育过程 中,若遇上困难如虫害、生病的,需要通过独立的寻找方法、医治不好不罢休,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每个人丰富生活之余学会持之以恒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花卉具有调节情绪能力。

情绪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调节情绪是个体消除不良情绪,保持乐观,这对工作、学习有很 大的直接影响。

影片《希茜公主》中希茜的爸爸曾对女儿说:“当你 感到忧愁和烦恼时就遥望大自然。”遥望大自然,不仅是把精神寄托给山川河流,更多的花草树木,这能使人摆脱消极情绪,扩大胸怀,敞开心扉。

在城市中,没有成片的森林,那么在个人的生活环境中摆 设一些花卉,以其外形与内涵来调节人的情绪,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变得积极。例如,菊花使人感到忠诚和真理;白色丁香给人以青 春的微笑,朝气蓬勃;百合花代表纯洁、友爱;红枫让人热诚。

走亲 访友,探望病人不妨赠送花卉,既有观赏价值,又能给人以适当的情绪调节,把积极带给他人。花卉也能提高人的情感调节能力。

情感调节能力是人对情感精心调节和控制,保持适度和稳定的情感状态,适应社会的能力。感 情是长期的心理的状态。

它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由于花卉是 不会言语的生物,因而培育者必须时时关心,注意,这便能培养出一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与花卉相处时,人应该保持心境平和的情感,这样能用心来感受这些看似静止的生物的“呼吸”和真真实实的生 命。

这能使人变得安宁和理智。花卉是美的事物,它对人们美感的培养是人人皆知的;建议人们在闲时插一两盆花,花卉间形与色的融 合,是审美的至高境界。

花卉对个性塑能力的培养。个性有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组成。

古往今来,人们给各种花卉赋予个性。如:竹,枝挺叶茂,一 碧如洗,是坚贞不屈和操守的象征。

苏东坡喜欢芍药,是友好,和平 的代表者。对自己喜欢欣赏的花卉进行培育,花卉会对人起熏陶,陶冶的作用。

有人爱种仙人掌,仙人球,这些植物耐旱,不怕热,较为 坚实。有人爱养水仙花,水仙开花在寒冬,较为坚强。

喜爱花卉、必定喜爱其性格内涵,喜爱就会去模仿,有无意识的,也有有意识的。 但总而言之,对其个性塑造是有一定的作用。

花卉已经逐渐占领人们的生活,心灵世界。花卉之美,它的内涵寓意已深入人心。

愿人们用。

4.老舍的《养花》

养 花【课文题解】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他的作品语言生动、幽默。我们的教材中选用他的作品最多。

《养花》一文,文风质朴,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词语解释】乐趣(lè qù):使人感到快乐、有趣。

计较(jì jiào):①计算比较,本课指在意,当回事。②争论。

奇花异草(qī huā yì cǎo):稀有的、不易见到的珍贵花草。(例句)张家界森林公园里有许多奇花异草。

大雨倾盆(dà yǔ qǐng pén):倾,倒。形容雨下得很大,就像用盆子往下倒一样。

(例句)午饭过后,大雨倾盆。置之不理(zhì zhī bà lǐ):置,搁置,放。

理,过问,理睬。课文中指把花草放在一边,不去管它。

“之”在文中指花草。(例句)你既然答应妈妈要照顾妹妹,那就不应对妹妹置之不理。

自生自灭(zì shēng zì miè):由它自然生长,自然死亡。文中指任花草自然发展,不加过问。

关切(guān qiè):一般用于对人的亲切关怀。门道(mén dào):门路。

本课指由于经常和花打交道,所以逐渐懂得管理花草的方法、窍门。三年五载(sān nián wǔ zǎi):载,年。

三年五年。(例句)我大哥到云南参军了,要等三年五载以后才能回家探亲。

循环(xún huán):本课指周而复始的运动。调节(tiáo jié)使事物得到合理的调整。

昙花(tán huā):一种常绿灌木,夜间开放,开花时间极短。秉烛夜游(bǐng zhú yè yóu):秉,拿,持。

夜间持着蜡烛游玩。课文是指因为昙花总是夜里开放,大家举着蜡烛去看,很有在夜间游玩、观赏的味道。

【近、反义词】近义词:难过——伤心 照料——照管 关切——关怀 调节——调剂 见识——知识 门道——门路反义词:关切——冷落 真理——谬误 开放——凋谢【重点句子解析】1.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如此循环”就是像这样循环的意思,指“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先写一会儿再到院子里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然后再出去……这句话是说养花付出的劳动可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调节,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比吃药效果还好。

2.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两句话直接道出养花的乐趣,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作者对养花乐趣的总结十分辩证,耐人寻味。“喜”和“忧”、“笑”和“泪”、“花”和“果”、“香”和“色”,既一一相对又紧密联系。

欣赏自己养的花,和观赏他人养的花,感觉是不大相同的,因为欣赏自己养的花,就是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种自豪感和期待之后的成功感、欣慰感。这段话表现了作者高尚的养花情趣。

【分段及段意】按材料的性质,各自然段相对独立,可分为七段。第一段:写养花的目的。

第二段:写养的是什么花。第三段:写怎样养花。

第四段:写养花须付出劳动。第五段:写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果实的乐趣。

第六段:写养花也有忧伤。第七段:总述养花的乐趣。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作者写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写作特点】1.本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像对老朋友叙谈家常,读起来亲切、自然。2.课文围绕中心,写得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段与段之间联系紧密,前后照应运用自如。例如前面写到:“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后边写到,“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前面写:“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后面写“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这样写就使文章结构严谨。【知识延伸】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他一生创作丰富,著名的长篇小说有《月牙》《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老舍是一代“语言大师”,有驾驭语言的本领,尤其善于运用北京话,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形成一种通俗又诙谐幽默的独特风格。

他的《趵突泉》《我家的猫》《草原》《养花》《林海》等曾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5.21养花,从课文中哪几点可以看出养花的乐趣三个方面,写完整80 爱

1、从种花、育花、看花三方面叙述了养花中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味,既须劳动、又长见识的乐趣.文中“如此循环”意思指(像这样周而复始地运动),文中指(指作者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简述为:写字与照顾花二者递次重复的行为.】2、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反问句】(正确)改陈述句为: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就不会再属于谁了.3、我们发动群众.我们很好的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用关联词结合成一句】我们只有发动群众,才能很好的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或:我们只要发动群众,就能很好的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愿对你有所帮助。

养花课文人物品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