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繁殖方法?

白芨[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常用分株[在有些丛生木本花卉或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的根际上,长出数个新芽或枝条,各附有根,可从母株上分离下来繁殖成活,并能长成新的花卉。]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春季新叶发芽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挖出旧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须带顶芽[指某些在茎轴顶端形成的芽之总称,相对于侧芽而言。],传统栽培[栽培指种植并培养植物。]主要由分株繁殖。白芨也可以播种[播种,作物栽培措施之一。]繁殖,但白芨种子非常细小,无胚乳,自然情况下难以萌发[“萌发”,指植物开始发芽,常用于比喻事物的开端。]和生长,实生苗[seedling 直接由种子繁殖的苗木。]栽培困难。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技术能够迅速繁育大量的苗木,实现白芨种苗[种苗就是指种子播种发芽后,一般生长到2对真叶,以长到丰满盘为标准,到适合移植到其它环境生长幼小植株。]的规模化[规模化是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生产。

一、白芨的分株繁殖

白芨的繁殖方法?

1、白芨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叶发芽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挖出旧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须带顶芽,传统栽培主要由分株繁殖。

2、 不过,由于分株繁殖周期长,繁殖效率低,种子消耗量大,很难满足大量种植的需求。

二、白芨的播种繁殖

1、白芨也可以播种繁殖,但白芨种子非常细小,无胚乳,自然情况下难以萌发和生长,实生苗栽培困难。

2、组织培养技术能够迅速繁育大量的苗木,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等到种子萌发后再根据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系[以树木单株营养体为材料,采用无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品系)称无性系品种(品系),简称无性系。]繁殖,实现白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而探索有效的快速扩繁技术。

三、白芨的病虫害防治

白芨常发生黑斑病[黑斑病是指植物叶片上出现黑斑。],用70%甲基托布津[托布津,分子式:C14H18N4O4S2分子量:370.44中文名称:乙基托布津;托布津;1,2-二-(3-乙氧羰基-2-硫代脲基)苯;托布津原粉;1,2-双(3-乙氧甲酰基-2-硫脲基)苯;硫菌灵英文名称:Thiophenate-ethyl;1,2-di-(3-Ethoxycarbonyl-2-thioureido) benzene;Carbamic acid, [1,2-phenylene bis-(iminocarbonothioyl)]bis-, diethyl ester;4,4′-o-]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有时有根结线虫病危害,用3%呋喃丹[呋喃丹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杀线虫剂。]颗粒剂[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一般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若粒径在105-500微米范围内,又称为细粒剂。]灌施盆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