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小蜜蜂的特点有哪些?

黑小蜜蜂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东南亚(Southeast Asi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等热带地区[“热带地区”是气象学中专业术语,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位于南北纬23°26′之间的热带,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39.8%。]。黑小蜜蜂有蜂王[蜂王是一种膜翅目、蜜蜂科类生物,蜂王也叫“母蜂”、“蜂后”,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雄蜂[雄蜂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具有单倍染色体(n=16),体较粗壮,专司交尾功能,其它功能退化,口器及足皆未特化,不能采集花粉,雄峰从卵发育至成虫需24天左右。]、工蜂[工蜂是蜂群中繁殖器官发育不完善的雌性蜜蜂。]三种蜂型,其中蜂王的体色[昆虫的颜色多数是由体壁和它的衍生物产生出来的,也有的来自不同的皮下组织或血液。]呈黑色[黑色基本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和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光谱内的光都同时进入视觉范围内。],中胸背板[背板(tergum) 大部分昆虫幼虫和较原始种类的成虫,其背板为一块完整的骨板,不再分片,因而称为原背板(nolum)。]为黑色,足为黑褐色毛,翅中部呈暗黑褐色,雄蜂的体色为黑色,触角[昆虫的头部有两根像“天线”一样的须,叫做触角,形状各异,十分奇特。]第3~11节为黄褐色[ 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工蜂的体色为栗黑色,触角及中胸背板呈黑色、小盾片呈红褐色。

一、形态特征

黑小蜜蜂的特点有哪些?

黑小蜜蜂有蜂王、雄蜂、工蜂三种蜂型,其中蜂王的体色呈黑色,中胸背板为黑色,足为黑褐色毛,翅中部呈暗黑褐色,雄蜂的体色为黑色,触角第3~11节为黄褐色,工蜂的体色为栗黑色,触角及中胸背板呈黑色、小盾片呈红褐色。

二、生活习性

黑小蜜蜂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传粉昆虫,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地区,多在次生稀疏草坡的小乔木上露天筑巢,蜂巢由一片与地面垂直的巢脾构成,巢脾上部肥厚并将树枝包裹其中为贮蜜区,中部为贮粉区,下部为繁殖区。

三、分布范围

黑小蜜蜂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等热带地区,栖息于海拔1100米以下的次生林中,其中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州、临沧等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地区,国外主要分布在泰国、斯里兰卡、印尼、马来西亚等地。

四、群体结构

1、蜂王:蜂王是由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发育而成的,一个蜂群[蜜蜂的一个群体。]中有且只有一个蜂王,主要作用是产卵培育新蜂并分泌蜂王信息素维持团体秩序。

2、雄蜂:雄蜂是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一个蜂群中有数百只雄蜂,主要作用是与**蜂王交尾且交尾后会因生殖器官脱落而死亡。

3、工蜂: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一个蜂群中有数千甚至上万只工蜂,主要作用是承担采蜜、哺育、防御等几乎所有的劳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