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就像养花

1.学生要怎样才能教好

只有充满爱的教师才能教好学生

年少的时候,看妈妈养了很多花,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无论什么样的花到了她的手里,都长得生机勃勃,为家里平添了许多生气。可是我从没有想过要自己养花,因为不感兴趣。

19岁参加工作,当了一名小学班主任,为了美化班级的需要,我让学生从家里拿来了一些花,在教室里散养着。为什么说是散养呢?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它们,也从没有真正地喜欢过它们。刚参加工作的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70多个学生身上,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常常是隔了好长时间才想起给花浇一次水。因此再好的花到了我手里,都难逃夭折的命运。虽然不爱花,但每每看到本该娇艳绽放的花儿们因为我的疏忽而凋零、枯萎,我心里也着实难过。可是没有办法,我忙得连自身都无暇顾及,更别说照顾花仙子们了。

经历了15年风风雨雨的磨练,工作中的我成熟了,没有了少年时的盲目,没有了少年时的浮躁,也没有了少年时的傲气,取而代之的是朴实、稳重,还有加倍的踏实和勤奋。这时候的我在课堂上,在学生中,在和家长、同事的相处中,已经能够游刃有余了。那种感觉,让人心里很踏实。于是,我再次开始了养花的历程。

因为班里人很多,有75名学生,每到冬天的时候,不能开窗通风,孩子们下课又不愿意离开教室,室内的空气难免有些浑浊。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搜集了很多好种易活且能释放氧气的花,比如龙爪、吊兰、仙人掌等植物,繁殖了许多盆,摆在教室的每一个窗台上。

为了照顾这些花,也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爱心,我组织了一个护花使者小队,设立了队长,由孩子们定期给花浇水、施肥。我还给孩子们讲了美国科学家作过的测验,告诉孩子们其实每一种植物都是有感情的。

在孩子和我的精心照顾下,花仙子们长得很快,一盆盆枝繁叶茂的,每天都仿佛在对我说:“有了你们的照顾,我真幸福。”更让人高兴的是,花儿们仿佛看懂了我的爱意,今年新年后,吊兰、刺梅、迎春花、对红、蟹爪兰等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每天我看着这些花儿,就像看着自己的情人或宝贝儿子一般,心中装满了柔情,眼中充满了爱意。

从什么花都养不活,到养什么都开花,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也在三尺讲台上走过了人生的花季。虽然我的青春不再,可是却拥有了满天下的桃李。这样的一份心情,这样的一种自豪,这样的一种坦然,恐怕是说也说不清的。我相信只有充满爱心的人,才能真正养好花;只有充满爱心的教师,才能真正教好学生。

2.语文高请进

课文说明: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4.熟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诵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度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其余的内容都比较易读易懂。

应强化学生自读体味。 四、教学过程: 指名分节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这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 明确:中心句是课文最后一节: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的是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

练习背诵第七节。 1.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部分? 学生发言后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第五、六自然段。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第一、二自然段。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第三、四自然段。

学习五、六自然段。 ⑴齐读课文 ⑵思考:作者为什么“喜”和“笑”?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又为什么“忧”和“泪”? 画出句子来读一读。为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的乐趣?发言后归纳:因为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乐趣。

(送牛奶的同志夸花“好香”,和朋友们一起赏花,把花分给朋友们);养花也有忧伤,(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几天没有笑容)。从养花中体味到“忧伤”的情感,这也是一种乐趣。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几层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三层意思。

夸花赏花赠花第五、六自然段之间,侧重在内容上的承接,“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这一句中“当然,也有—-”与下面内容衔接起来。

这样写,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⑷指名读课文。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Ⅰ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Ⅱ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作者爱养花,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读语句谈感受。归纳:句子 ①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③我只养一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因为爱花,所以爱养花。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平凡的花也有乐趣。

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Ⅳ指导造句:不是……就是……读原句:北京的气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会忽然闹霜冻。

了解: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同时存在好几种情况,从中选择两种情况。 讨论,口头造句:学生互平互议。

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思考: ①第三自然短与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作者是怎样养花的?从中得到了什么乐趣? ③“如此循环……胜于吃药”指的是什么? ④“多么有意思呀!”“这多么有意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来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讨论汇报,明确: 1)第三自然段开头用“不过”一词承接上文,然后用“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一句进一步加以补充说明,这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句,使上下文紧密的连接起来。

2)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好朋友——关切)它们;浇浇这颗,搬搬那盆;天气突变时抢救花草。养花能增长知识,从获取知识中得到乐趣;养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从劳动中获得乐趣。

3)作者有腿病,不利于行和久座,于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颗,搬搬那盆,然后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胜于吃药。

4)“多么有意思呀!”是指“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这多么有意思呀!”是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有益身心,天气突变,抢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劳动。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爱花的思想感情。 2.齐读课问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造句:要是……就……读原句: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了解: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假设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那种结果。学生讨论,口头造句评议。

4.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第七自然段与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明确:第七。

3.“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的征文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人生,坏的习惯可以葬送人生。而习惯始于幼年。

德州市建设街小学主动承担了“小学生良好文化行为习惯培养”这个子课题。校长李继康说,我们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家庭行为习惯,知道忠亲孝义,懂得礼仪,学会勤俭等,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具有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文化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每个班主任都有所长,每个老师都有绝活,有的教学生节俭、有的教学生敬老爱老、有的教学生养花护草爱护环境……所有这些,都汇集到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爱他人、爱长辈的旋律中,贯穿到建设街小学的课内外活动中。 为了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学校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考虑,制定了校训、校风、校歌,形成有特色的、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

学校设置了固定的德育专栏,礼仪、孝亲教育文化长廊,既有名人书画,也有学生的作品,让每一面墙壁充满文化,让每一面墙壁育人。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良好的行为文化习惯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教师与学生的人际距离最近,也是学生最现实的学习榜样,其言谈举止会影响到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学校要求教师从一个目光、一个手势、一句话、一款服饰等细微处做起,做到语言美、举止美、风度美、衣着美。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们都能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我们学校制订出了《师生文化行为习惯养成细则》,这些已经被大家认同的条文正在逐渐改变着师生的习惯。

教学生就像养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