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叶斑病[叶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较重。]是花生生产上发生最普遍,危害[危险灾害。]最严重,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最困难的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造成叶片光合作用降低,引起早期落叶而影响养分积累,最终导致减产,一般减产在4%~15%,严重时可减产30%~40%。叶斑病主要有哪些危害特点,又该如何防治呢?
危害症状
花生叶斑病通常包括褐斑病[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 brown spot),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和黑斑病[黑斑病是指植物叶片上出现黑斑。]两种:
(1)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一般从下部较老叶开始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黄褐色[ 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小斑点,逐渐扩大为直径约4~14毫米病斑,病斑周围有一个清晰的黄色晕圈[晕圈:yùn quān,发光体周围的模糊光圏。],似青蛙眼,叶片背面[片名:《背面》出品方:香港及法国吕克·贝松电影公司共同出品。],病斑颜色稍浅,无黄色晕圈。随着病情发展,病斑数量逐渐增多,颜色逐渐加深,叶片正面病斑为茶褐色或暗褐色,背面为褐色或黄褐色。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会产生灰褐色的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几个病斑汇合在一起,常使叶片干枯脱落,仅留部3~5个幼嫩叶片。
(2)黑斑病也是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病斑症状与褐斑病相似,不易区分,随着病情的发展,两种病害差异显著。 叶片被害后,叶片上初生针尖大小的褐色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黑色病斑,直径约1~5毫米,病斑颜色逐渐由浅褐色变成黑褐色,叶片背面与正面病斑的颜色十分相似。叶片正面病斑周围有不明显的淡黄色晕圈,潮湿的情况下,叶片背面有许多黑色的小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即病菌分生孢子座。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相互融合,形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最后造成叶片大量脱落。
发病原因
花生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一般为10~30℃,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当平均气温为20~30℃,相对湿度80%以上,或雨量在10毫米以上,连阴雨天气3天以上,或连续3~4天有雾时,都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尤其在花生生长后期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花生叶斑病是花生生长中后期常发生的一种病害,一旦出现发病中心,扩展蔓延非常快,可在花生进入开花期后,就要定期防治,可用4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20~30毫升+0.01%芸苔素内酯水剂8~10毫升+99%磷酸二氢钾100~200克,兑水30~20公斤(2桶水),对叶片均匀喷雾,每10~15天喷一遍,定期防治,可有效防止叶斑病的发生,还可调节花生的生长,防止植株发生早衰。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农业实用技术,或有任何疑问,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