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鸡主要吃粳米、小豆、小麦、玉米、黄黍[黄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huáng shǔ,黍的一种,北方谓之黄米。]、蚯蚓、泥鳅、面包虫、植物嫩芽[刚萌发出的芽,非常嫩,生命很脆弱。]等食物。秧鸡生活在水域[水域指有一定含义或用途的水体所占有的区域。]附近[附近,拼音fù jìn ,指靠近某地。]的芦苇丛、灌木草丛[草丛,泛指草本植物群落,包括禾草与非禾草。]和水稻田中,觅食植物种子[种子(seed)在大小,颜色和形状等方面,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胚珠发育而成。]和谷物,也吃昆虫[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繁殖期[繁殖期,在一年中,动物进行繁殖活动的时间。]为5~7月,每窝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5~7枚,营巢[营巢(yíng cháo),出自 《华岳寺》,意思是筑巢。]在水域附近的地面草丛中,在中国西北、华北及四川、东北、福建和台湾均有分布[分布,所属现代词,指的是在一定地区或区域内散布。]。
一、秧鸡的食物有哪些
秧鸡主要吃粳米、小豆、小麦、玉米、黄黍、蚯蚓、泥鳅、面包虫、植物嫩芽等食物。
二、秧鸡的生活习性
1、秧鸡栖息在水域附近的芦苇丛、灌木草丛和水稻田中,觅食植物种子和谷物,也吃昆虫。繁殖期为5~7月,营巢在水域附近的地面草丛中。每窝产卵5~7枚。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四川、东北、福建和台湾。
2、秧鸡为鹤形目秧鸡科的1属。本属鸟类的嘴峰与跗等长,或则较长。共有18种,分布几遍及全球。中国有普通秧鸡与蓝胸秧鸡2种。
3、普通秧鸡又称紫面秧鸡,是本属中分布在古北界的唯一代表。体长约23厘米;体重为90~95克。体型与小鸡相似,但嘴、脚和趾都非常细,适合涉水;体羽柔软,上体大致为橄榄褐色并满布褐黑色纵纹;头、颈和前胸发灰色,脸侧有栗色过眼纹;**暗褐色,杂以白横纹;嘴暗褐色,基部橙红,嘴长等于腿长甚或更长;腿和脚为褐色,趾间无蹼;翅和尾均短。雌雄羽色相似。飞行时头颈前伸,双腿下垂。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种子,兼食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以蒲草和芦苇叶筑巢。巢略呈盘状。每窝产卵6~7枚。卵粉棕色,上布稀疏的暗褐色细斑。雌雄共同孵卵。雏鸟出壳后满被黑褐色绒,为早成性。秧鸡属大多夜行,习性隐蔽。普通秧鸡在中国东北部以及西部的广大地区繁殖。
三、秧鸡的保护级别
秧鸡科:普通秧鸡、蓝胸秧鸡、红腿斑秧鸡、白喉斑秧鸡、小田鸡[田鸡又称蛙、水鸡、坐鱼,包括普通青蛙、牛蛙等。]、斑胸田鸡、红胸田鸡、斑胁田鸡、红脚苦恶鸟、白胸苦恶鸟、董鸡、黑水鸡、紫水鸡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