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病毒病最全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方法

西瓜[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英文:Watermelon),属葫芦科,有多个种子,原产于非洲。]病毒[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俗称小叶病、花叶病,是西瓜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保护地、露地栽培均可发生,尤以夏秋露地栽培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更多。一般病株率10%~20%,严重的高达50%以上,甚至绝收,对产量造成极大的损失。对产量造成极大的损失。

【主要症状】

西瓜病毒病最全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方法

西瓜病毒病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型[ …]和蕨叶型两种症状。

(1)花叶型:初期顶部叶片出现黄绿镶嵌花纹,以后变为皱缩畸形,叶片变小,叶面凹凸不平,新生茎蔓节间缩短,纤细扭曲,座果少或不坐果。

西瓜病毒病最全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方法1

花叶型初期症状

西瓜病毒病最全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方法2

花叶型中期症状

西瓜病毒病最全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方法3

花叶型后期症状

(2)蕨叶型:新生叶片变为狭长,皱缩扭曲,生长缓慢,植株矮化,有时顶部表现簇生不长,花器发育不良,严重的不能座果。发病较晚的病株,果实发育不良,形成畸形瓜,也有的果面凹凸不平,果小,瓜瓤暗褐色,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西瓜病毒病最全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方法4

蕨叶型初期症状

西瓜病毒病最全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方法5

西瓜病毒病最全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方法6

蕨叶型后期症状

提示:西瓜病毒病在诊断时容易与冻害、缺硼等生理性病害混淆,缺硼引起的生长点变形,叶片一般不黄化。

【病原特征】

西瓜病毒病病原为西瓜花叶病毒[花叶病毒是由蚜虫传播的一种在植物上寄生的病毒。](WMV)、黄瓜花叶病毒 (CMV)、烟草花叶病毒(TMV)等。西瓜花叶病毒。病毒粒体线状,长约750nm,病毒汁液稀释限点2 500倍,钝化温度60~65℃,体外存活期74~250小时。种子带毒率低。黄瓜花叶病毒。病毒颗粒球状,直径28~30nm。病毒汁液稀释限点1 000~10 000倍,钝化温度60~70℃,10分钟,体外存活期3~4天,不耐干燥,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在黄瓜上也现系统花叶。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粒体杆状。钝化温度90~93℃10分钟,体外存活期72~96小时,在干燥病组织内存活30年以上。

西瓜病毒病最全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方法7

田间发病情况

【发生规律】

病毒主要可通过带毒种子、蚜虫[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瓜蚜、桃蚜)和染病植株传播。也可通过摩擦传播。其中蚜虫吸食发病植株汁液,再迁飞到无病植株上,短时间即可完成传毒。造成严重发生。

【发病原因】

(1)高温、干旱、强日照。这些条件有利于蚜虫的繁殖或迁飞,也有利于病毒的增殖,缩短了潜育期,增加了田间再次侵染的数量。同时,干旱降低了植物的抗病性,因而发病严重。

(2)管理因素的影响。缺水、缺肥,管理粗放者发病较重。一般播种期早、定植早的发病轻。瓜田杂草丛生者,瓜田附近种植容易滋生蚜虫的蔬菜,如番茄、辣椒、甘蓝、萝卜、白菜、菠菜、芹菜等,毒源多、发病重。

【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方法】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生产中应尽量选用抗病毒病能力强的品种进行栽培。从根本上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2)浸种消毒。播种或育苗前用55~60℃热水烫种 20 分钟,再用 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也可用 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 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后播种。

(3)覆盖防虫网。育苗时和保护地栽培时,可用40目防虫网覆盖隔离,阻隔昆虫危害传播病毒。

(4)悬挂黏虫板,生产期间,田间可悬挂黄板,诱杀蚜虫、飞虱、叶蝉,附近作物蚜虫发生严重时可铺设银灰色薄膜避蚜,以减少蚜虫迁入。

(5)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适当喷施叶面肥,注意防旱,适时适量浇水,

促使植株生长加快、发育健壮,提高抗病力。

提示:西瓜病毒病重点在预防,做好传毒昆虫的防治和人为传播是关键。

(二)化学防治

(1)药剂拌种:病毒病主要是由蚜虫、蓟马、白粉虱、烟粉虱等害虫传播,因此,在播种前,可用7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种衣剂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粉末状的;有的是预制成型长久存放,也有的现制现用。]或60%吡虫啉[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200拌种,可有效防治苗期传毒害虫的危害和传毒,有效期可达80~90天。

(2)土壤处理:定植前,可用5%吡虫啉颗粒剂或5%噻虫嗪颗粒剂,每亩2~4公斤,撒施或穴施,或5%吡虫啉片剂每株1~2片穴施,也可有效防治传毒害虫整个生育期的危害和传毒,有效期可达80~90天。

(3)坐水移栽:移栽时,可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00倍液或70%噻虫嗪种衣剂3000倍液,每株400毫升,坐水定植,也可有效防治传毒害虫的危害和传毒,有效期可大80~90天。

(4)药剂防治:自幼苗期开始,用5%氨基寡糖素可溶性粉剂600倍液+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5%氨基寡糖素可溶性粉剂600倍液+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用6%阿泰灵(3%氨基寡糖素+3%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三个配方交替使用,每10~15天喷洒1次,每月喷洒2~3次,直至喷洒到作物生长中后期,即可有效防止整个生育期病毒病的发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