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玉米的农民们不断反应玉米出现了黄化、心叶抽不出来、心叶扭曲的情况,大家都以为是烟嘧磺隆[烟嘧磺隆是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发现的,20世纪80年代末与美国杜邦公司联合开发的磺酰脲类内吸性除草剂。]系列产品造成的药害[药害是指用药后使作物生长不正常或出现生理障害而言。],当然不排除有些确实是烟嘧磺隆的药害,但是也要注意有可能是是一种叫做“玉米顶腐病[顶腐病是一种玉米疾病,主要发生在北方玉米产区,苗期发病可以造成死苗,对生产影响显著。]”的病害正悄然袭击很多地区。下面一起来看玉米顶腐病是怎样发生以及如何防治的。
一、玉米顶腐病原因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顶端腐烂[腐烂,指烂掉;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病的总称。分镰刀菌顶腐病、细菌性顶腐病两种,主要是由土壤中的串珠镰刀菌引发。病源菌在土壤、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玉米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初浸染菌源。
1.1发病时期:玉米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症状复杂多样。一般在玉米第9、10片叶子上开始表现症状,受害最重的是第11—13片叶子。
1.2 发病条件:夏季高温高湿,是该病害发生的有利环境。雨水利于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病毒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的传播。
1.3受害最典型的部位:顶部心叶和叶片[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碳进行光合作用。]
1.4症状类型:
①叶片黄白边型。上部已经抽出的叶片、新抽出叶片的叶边褪绿黄化至白化、叶片正常即农民说的“镶金边”是发病最轻的一种。
②缺刻型。病情进一步发展局部叶组织变薄、近似薄膜的透明状、叶尖褐色[褐色(中文:hèsè;英文:brown;部首:衤;网页颜色:#964B00),中国传统色彩名词。]、叶片边缘向内依次为褐色、白色、黄色、绿色“四色相间”感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也出现\”状\”缺刻。
③卷心型。玉米尚未抽出的心叶抱紧而成,叶片上半部分白化似绸状或薄膜状,叶尖部分细长、打卷、褐色。
④叶片破碎型。最严重的是一种是玉米的新生心叶不能抽出展开,呈现出长鞭状。或者是有的成鞭状时被其它叶片包裹不能成弓状。或是顶部叶片不能伸展,使得叶片成撕裂状。
⑤叶鞘、茎秆腐烂型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色腐烂的病株[词语病株拼音bìngzhū 注音ㄅㄧㄥˋㄓㄨ引证解释发生病害的植株。],它们的叶鞘和茎秆髓部也相继出现腐烂,而叶鞘内侧呈铁锈色腐烂,如果剖开茎部,便可以看到茎节出现的褐色病点或者是短条状的变色,甚至有的都变成了空心,使得玉米在刮风时容易折倒。
⑥弯头型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
二、玉米顶腐病与玉米田[玉米田,位于屈原宅基右侧,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说,相传屈原少年时代曾躬耕于此,这几丘田里的稻子红梗红穗,乡民们说那是屈原泣血而染,故名“金粳稻”。]苗后除草剂[除草剂(herbicide)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又称除莠剂, 用以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药害的主要区别:
1、顶腐病叶片中间没有黄化斑,主要形成黄、白、绿相间的条纹状;而苗后除草剂药害主要是不规则的斑点、黄花,严重者干枯。
2、顶腐病往往有病原菌,腐烂处常常有股臭味,褐色坏死,有粘液流出;而苗后除草剂药害一般没有病原或异味。
3、新叶受害严重时用手很容易拔出整个心叶,轻病株心叶扭曲不能展开,心叶腐烂由内向外;而除草剂药害新叶虽然受害,但是没有烂掉,即使外部有腐烂,但是中心是正常的不太容易拔出。
4、顶腐病病株往往有虫蛀状坑道,而除草剂药害没有。
三、防治方法:
1、适时化除消灭杂草,为玉米苗生长提供好的环境,以增强抗病能力。
2、及时清除病株:对玉米心叶扭曲已经腐烂的较重病株,可以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株掩埋。
3、合理使用药剂:在发病初期使用高工效0.0075%芸苔素内酯水剂10ml/亩+300克/升苯甲.丙环唑ULV 15-20ml/亩茎叶喷施。
4、为了一喷多效,可以在方案2的基础上添加3.4%甲维盐水乳剂20-40ml/亩或5%茚虫威悬浮剂 20-40ml/亩防治玉米螟和棉铃虫等虫害。
5及时追肥。玉米生育进程进入大喇叭口期,要迅速对玉米进行追施氮肥,尤其对发病较重地块更要做好及早追肥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玉米顶腐病防治方法跟玉米顶腐病与玉米田苗后除草剂药害区分方法了,玉米顶腐病会直接造成玉米减产,因此玉米种植户们可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