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一喷三防[冬小麦主产区“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生长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微肥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确保小麦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已经进行了多年,特别是今年4月份的雨水较多,小麦条锈病危害严重,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齐抓共管的气氛,农民听到以后欣喜若狂,积极上报发病面积,并及时领取药物,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截止目前为止,商洛市[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的小麦一喷三防基本结束,小麦条锈病发病趋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小麦长势良好,丰收有望。
可是在同一喷药防治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就有农民站在地边不让打农药[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
主要的理由就是小麦正处在开花期[Roy Kim 于2017年5月16日发行的mini一辑《开花期》, 这是距离上一次发行的正规三辑《北斗七星》时隔约一年半的回归。],喷施农药会影响授粉率,这是真的吗?
根据相关专家的意见,小麦扬花期施药的确会影响小麦正常授粉,搞不好严重影响产量,但也不是不能喷药。
第一,小麦开花时间为每天的上午,所以,不能在上午喷药。因为有露水的时候也不能喷药,所以,也只有在下午才可以喷药。
第二,小麦扬花期时间非常短,一般第一天小麦穗中部开始开花,第二天上部开花,第三天下部开花,开花的时间段,能看到黄色花粉,如果整个穗部都变成白色的花,就说明已经开过花了,上午也就可以打药了。
小麦扬花期(有黄色花)
第三,小麦一喷三防的施药时间一般在抽穗期[抽穗是禾谷类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发育完全的穗,随着茎秆的伸长而伸出顶部叶的现象。]至灌浆期,乳熟期以后效果大大降低,同时农药使用安全期的限制,如果喷药过迟,会增大农药残留的风险。一般应该在小麦收获前15天以上就可以保证农药残留降低到最低水平。
小麦开花期(扬花期基本结束,没有黄花)
第四,小麦抽穗期至开花以前这个阶段是可以喷药的。
具体的施药时间是根据当地小麦的条锈病、白粉病[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基数决定的,一旦达到了防治指标,就应该提前进行预防,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在正常情况下,从小麦抽穗到开花期,一旦出现降雨,或者浇水以后,田间湿度增大,小麦白粉病和小麦条锈病发生的概率大增,就需要进行防治了。具体的根据农业技术人员现场勘测的结果为准。
施药期间,有一个中蜂养殖户拦住了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队,声称:
喷施农药会造成蜜蜂死亡,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据我所知,商洛市使用的小麦一喷三防的药剂主要有氯氟氰菊酯、己唑醇和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化学品,化学式为KH2PO4。]。
磷酸二氢钾主要补充小麦中后期缺少磷钾肥的症状,可以促进茎秆粗壮,增加开花授粉数量,提高结实率[结实率指禾谷类作物饱满谷粒占颖花总数的百分率。],预防小麦白穗,预防倒伏,预防干热风,提早成熟2~3天的作用,而且落黄好,减少出现青黄不匀的机会。
小麦白穗
己唑醇、三唑酮等杀菌剂[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主要用于预防、治疗和控制小麦白粉病和小麦条锈病等病害,避免叶片病斑增多,影响光合效率。特别是上三叶为功能叶,也是影响小麦产量主要的叶片,如果有病斑,就会出现结实率降低和千粒重降低等问题。
氯氟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等属于拟除虫菊[除虫菊(学名: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酯类杀虫剂[杀虫剂(Pesticide. Insecticide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具有低毒高效的作用,可以对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粘虫等有显著疗效,但是对蜜蜂和鱼类等有剧毒,如果在蜜蜂采蜜期间接触了这类杀虫剂,就会造成整个蜂箱的蜜蜂全部死亡,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蜜蜂可以飞到1000米的高空,也可以一次性直线飞翔2~3公里,最远可以飞到14公里之外,正常的采蜜距离是1公里。在小麦开花期,正好是槐花等蜜源植物开花的季节,食物源较多,蜜蜂活动异常频繁,但一般会在一公里以内活动。
所以,在小麦一喷三防进行以前,就要对当地中蜂养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在距离1公里以内的小麦地块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但可以喷施杀菌剂、微肥等农药和肥料。
经过耐心和农民交流,让农民得知这次一喷三防是为农民着想的,是为了粮食安全,并不是作秀,他们知道了相关的药剂配方和使用方法,也知道这次喷施农药和化肥是完全按照相关的使用说明和实践经验进行的,他们都理解了我们的所作所为,有效的保证了2次施药覆盖率达到100%,总有效率达到95%以上,可以增产10%以上。
#三农高热选题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