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打任何农药”?

“从来不打任何农药”?

去买大米、白面,蔬菜[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植物)。]瓜果,卖家常信誓旦旦高腔正色地说:“你们尽管放心好了,我的蔬菜瓜果绝对是绿色有机食品。从来不打任何农药[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也不施化肥[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从来不打任何农药”?

农家在田间操作真是这样吗?

我曾经在河南黄泛区农场[农场,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利用用机械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园艺场农耕十余年,是有资格证的农业二级园艺工人。我们栽培管理一万八千多棵苹果树,上千亩葡萄园,还有蔬菜队(蔬菜供应我场二三百工人职工家属食用)、杂果队(桃李梨杏和苗圃等),也有大田队(种有限的麦子、黄豆、花生、红薯等),紧邻的第一分场到十分场则种植十万亩良田的小麦、水稻、棉花等其他农作物[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一年最重最忙最累的活就是不断地给果树和农作物打各种农药。我所干活的“金帅”、“红星”、“小国光”及“祝光”等果区每年打十多遍农药(现在防治好,化学物理手段都上也得打五六遍),才算保险。农家一直追求“打小打早打了”(病虫害[病虫害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小,早打药[打药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买中药。],求彻底灭亡之)。我们农场从1962年起,每年都是请飞机支援喷洒农药,改革开放后开始改用可控无人机喷洒打药。今年五月我回到劳动故里看望乡亲们,总场*委书记、场长都告诉我:由于“植保”抓得好,6月份8万多亩小麦丰收在望,亩产都在一千四百斤。而且茅台国酒、剑南春已选定我场“泛麦八号”为其配料二万吨麦种;农场的种子田[被子植物的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胚乳被吸收的称无胚乳种子,如黄豆、棉花、油菜的种子;胚乳未被吸收的称有胚乳种子,如小麦、水稻的种子。]每年还得为500万亩全国各地提供优质麦种呢!

当年果园使用的农药是从德国“拜耳”进口的“1059”、“1605“等贵重剧毒药,高效且能灭杀红蜘蛛等害虫 ,使用剂量配比是3000分之一,也就是1斤农药加3000斤水。还有灭虫害粉剂666。打药过程那个艰苦劲啊!8小时人和机器比赛,小拖拉机每一个多小时就挂拉一吨药水,四个喷**不停,近10米高的树,每片叶子,每个果子、每个枝条都要喷上。队、场长每棵树都要亲自检查。八小时高强度劳动下来,几乎每个人都会累得人仰马翻,浑身湿漉漉地躺在地上不想动弹,每张挂满了汗水和药水的脸,都像纸一样苍白。没有多少防护,一个口罩和草帽而已。中毒者我也见过,在**痉挛昏迷一直等到赤脚医生救醒。

随着科研发展,农业部门早已下令不让使用剧毒农药了,换成了高效低毒农药了,园林和农业生产队贯彻执行“治早治小和治了”,这样到金秋时,暂无病虫害了,采收季节无需再打药了。果实经过较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和雨淋,药剂基本残留无几,加上果实还有一种“自洁”作用,已经无害了。

为了确保丰产和丰收,还需施肥。当时包括施进口的日本化肥,现在强调基肥为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也得派专人坐火车去内蒙古购买牛羊马粪干为基肥,仅靠自己拾粪积肥是根本不够用的。科学施化肥随时随地可以提供追肥,如极其微量的硼、锌、锰、铁、铜等。有机肥的长处不用说了,但它也有污染和不全面元素,更容易滋养杂草。

河南省农科院、北农大园艺系一直不断派科研人员[科研人员也称为科技工作者,特指具备某一学科专业知识的而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级知识分子。]到我下乡劳动的农业第一线考察,并设有植保区与不打药的实验区做对比。按时保质保量打过十多遍的园地,金风送爽时枝叶繁茂,出叶的果实个个大而红润,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再看看一遍药不打的对照区果园:枯枝败叶,留下的果子也个个残相苦小,落果一地。我中间观察过,盛夏时,竟然叶叶爬满了红蜘蛛,远看已成了红色的“山楂树”。这就是不打任何药的“绝收”呀!

科研人员总结的“综合防治五项原则”,如物理防治,我个人认为目前还是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如物理无害的糖醋液和黑光诱杀及烟叶、辣椒水[辣椒水,俗称防狼喷雾、制暴喷雾等。]加工业酒精喷杀,都常常赶不上病虫害的迅猛发展。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会不断研究出无任何残留毒害的新药剂(从植物里和矿物质中提取)。但至少目前,商家“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卖点,在下认为是个伪命题。(万伯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