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1:菜农蒋师傅棚内的黄瓜[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从一周前就发现部分瓜条上有白色流胶现象,刚开始他没当回事,可没过几天,流胶的黄瓜越来越多,不少瓜纽上都出现了流胶,严重影响了产量,他去农资店购买了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细菌性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蔓枯病、黑星病的药剂[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但喷洒两遍后,效果均不明显。
事例2:菜农庄师傅家的黄瓜也出现了流胶,瓜纽上先是出现了许多水珠,进而上面有了许多白胶,厉害的直接连成片。
在山东潍坊寿光市[寿光市是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潍坊市代管。]、青州市黄瓜主产区,近期发生最严重的病害,就是黄瓜流胶病[生理性流胶病:主要是由于霜害、冻害、病虫害、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质粘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原因引起。],今年在全雌黄瓜品种上发生的最为普遍,以前种植的老品种发生较少。
近期外界温度降低,闭棚时间长,放风时间短,棚内湿度大,在瓜条、叶柄、卷须上先是出现水渍状病斑或水珠,扩大后出现鼻涕状流胶,严重时植株顶部叶节处出现黑褐色萎蔫,枝条下垂、溃烂,后呈褐色干枯。
同样是种植的全雌系列的黄瓜,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王庙村一菜农种植的两棚黄瓜均未发现细菌性流胶病。洞察君与其交流,他告诉说,他从去年开始就种植全雌黄瓜品种,了解此品种不太抗细菌性病害。
所以,从种植黄瓜后,他就特别注意预防细菌性病害,除了药剂防治外,还结合日常管理,防效不错。
黄瓜流脓物理防治措施
1.想方设法降低棚内湿度。
高湿的环境为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定植[定植,栽培术语。]黄瓜时要适当稀植,增加株与株之间的通风透光性;每次浇水不要过大;每天分次放风通风排湿;在操作行覆盖秸秆等,都是降低棚内湿度的好方法。
2.日常管理尽量避免“伤口”产生。
细菌性病害入侵为害蔬菜,伤口是最重要的途径。所以要避免过多的造成细小伤口,也要有意识地使伤口早风干,早愈合,力避伤口见水。抹芽、打头、去杈、吊蔓等操作,必须要安排在晴天上午进行,使伤口能尽快变干,一定避免在棚内有露水的情况下操作。放风时也应避免风速太大,使蔬菜枝叶因摇摆、摩擦产生过多伤口。
3.伤口出现后做好防护。
每次整枝抹杈必须要选择晴天进行,此时棚内温度较高,空气较干燥,有利于伤口很快形成愈伤组织,缩短适宜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病毒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侵染的时间,阻挡病原菌入侵。如果环境湿度大、温度低,则有利于病原菌侵入,而伤口也难较快愈合,往往会造成病害爆发。另外,在去叶抹杈后,要及时喷洒药剂保护伤口,如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等。
黄瓜流脓药剂防治措施
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分为三类:
一类是触杀型的铜制剂,如喹啉酮、松脂酸铜等;
再一类是内吸性好的抗生素类,代表药剂有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
另外还有三唑类,如叶枯坐等。
预防细菌性流胶病,可在黄瓜定植后7天左右选择以上任何一种药剂喷洒预防,之后5—7天喷洒一遍。
如若棚内已经发生细菌性流胶,菜农之家联合社建议使用以下配方[【概念】为某种物质(如药品、混合咖啡、堵缝填料)的配料提供方法和配比的处方。],几种配方交替使用,结合上面提到的物理防治,效果不错。
配方一:橙亮20g+诺荷1包+爱润润水剂1包;配方二:铜大师1包+诺荷1包+中生菌素1包;配方三:净果精1包+诺荷1包+中生菌素1包;配方四:宝果精1包+诺荷1包+叶枯唑35g
另外,据有经验的菜农介绍,一旦发现植株下部茎蔓或叶片或瓜条开始流胶时,应立即去掉植株下部叶片,尤其去掉畦面上覆盖的叶片,使植株下部通风透光,降湿增温。同时做到边去叶片边喷药,预防病菌从伤口侵染。
还有,若往年棚内细菌性病害发生非常厉害,可在黄瓜定植前使用药剂处理,在定植后药剂灌根防治,结合日常喷药防治,细菌性病害可做到可防可控。
更多的黄瓜病害防治技术,请关注“农业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