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叶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开春以后叶片发生不同程度的黄化[黄化(xanthation )也称黄酸化或黄原酸化,黏胶纤维生产中的一个工序。]现象,俗称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黄叶病。一般在2月底3月初开始显症。小麦发生黄叶病较轻时,只要病株率不高,一般产量损失不大;黄化严重的麦田死苗率高,产量损失大。

小麦黄叶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小麦黄化原因

小麦黄叶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1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不足

表现为次生根极少,分蘖少,叶色暗绿,叶尖黄,基本整块地都有表现,而相邻其他农户地块[地块所属现代词,指的是田地,尤指可耕地或牧场。]无此症状。

1.2 耕作种植方式不标准

播种[播种,作物栽培措施之一。]前整地质量差,尤其是秸秆还田,旋耕、播种过深或秸秆还田层浅,导致根系[根系是一株植物全部根总称。]发育不良,播种时镇压不实,播种过浅,致使分蘖节**,晚播弱苗田,遇上年前雨水少,墒情不足,没冬灌[由于冬灌后的冻消作用,使表土形成1—2厘米厚的假团粒,可以减少地面蒸发,有利于贮存水分。]的地块等易引起次生根少而短,根系发育不良。表现为同一机械作业地块有同一症状。

1.3 土壤板结或污染

土壤环境的恶化,如酸化、板结等,小麦根系发育困难,如遇上寒冬小麦的抗寒能力弱,返青[返青,指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色变为绿色,并恢复生长。]后根系营养运输跟不上,从而使叶片发黄。表现麦苗拔出后几乎不见新根,黄花现象连片发生。

1.4 土壤铁元素[铁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Fe,**序数是26,是最常用的金属。]缺乏

小麦幼苗期叶脉失绿黄化,逐渐整叶失绿呈黄白色。

1.5 小麦黄花叶病毒[花叶病毒是由蚜虫传播的一种在植物上寄生的病毒。]病(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

属于个别年份的偶发性病害,又称梭条斑花叶病,由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传播引起的病毒性病害,靠病土、病残体和水流传播,该病苗期侵染,秋冬症状不明显,来年返青阶段表现症状。适宜土壤温度[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 是指地面以下土壤中的温度。]5~15℃,当土壤温度超过20℃以上时病情停止发展。小麦感病后,一般减产10~30%,严重者减产50%以上直至绝产。

小麦黄叶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2

2、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先根据发病地块的具体情况找出病因,对症采取措施。

2.1 土壤肥力不足引起的黄化

应在返青期每667m2加施尿素5~10kg,起身或拔节期每667m2再施尿素12~15kg,或沟施磷酸二铵10kg。

2.2 耕作方式不标准引起的黄化

应及时冬灌,促进小麦根系生长,提高分蘖质量,达到生根、壮根的目标,提升根系输送养分能力和新陈代谢频率。

2.3 土壤板结或污染引起的黄化

要等气温回升稳定后,小麦返青时喷施叶面肥,待长出新根后再浇水施肥,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结合小麦后期1喷3防加入少量尿素促尽小麦后期生长,把损失降到最低。

2.4 铁元素缺乏引起的黄化

可用0.75%~0.90%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施2-3次,效果良好。

2.5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防治方法

2.5.1 倒茬

通过倒茬种植蔬菜等非寄主作物,改?禾谷多黏菌的生活条件,减少病毒传播媒介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2.5.2 选用抗病品种

近几年观察,种植济麦22、济麦20、良星99、良星66等品种抗病强。

2.5.3 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小麦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施用充分腐烂的农家肥,用土壤中的微生物群抑制病菌的滋长,根据当年的气温情况,适时晚播,错开病菌最佳侵染时期,使用外来的农机具要清理干净并消毒,抢墒种植的小麦田要及时冬灌,培育壮苗,增加冬前分蘖,培育个体的抗病能力。

2.5.4 种子包衣

用含有多菌灵[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恶霉灵[恶霉灵,是新一代新型农药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或甲恶霉灵加杀虫剂的种衣剂包衣包衣后播种。

2.5.5 化学防治

病田土壤消毒用多菌灵、恶霉灵或甲霜恶霉灵小麦播前用正常用量喷施土壤。

小麦返青后仍呈点片发生的地块,要控制病毒在田间的大量传播,可对发病的地块进行药物灌根处理,用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 200 倍液加根得肥或少量尿素灌根2~3 次,每次间隔 7d。

■文章来自网络,【新农民网】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请读者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