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麦养花一个星期后可以打农药吗
一般情况下小麦播种后15天左右,麦苗就基本长齐了,那么在以后的时间里,如何对麦苗进行管护则极为关键,笔者推荐几种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的方法。
小麦锈病小麦出苗后15~20天,选择具有发病条件的麦田进行调查,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禾果利或三唑酮进行防治,即每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雾,发现一株防一片,发现一片防一块。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从小麦苗期至抽穗期均能发生。
苗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出苗后危害小麦的地下茎,出现褐色病斑或椭圆形病斑,并向上发展,每亩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或20%井冈霉素40克对水50公斤顺垄喷施即可。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在小麦苗期即能浸染,出苗后20~30天是浸染高峰期。
对于过去发生过小麦全蚀病的地块,每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20%粉锈宁乳油120~200毫升对水40~50公斤,顺垄喷洒幼苗,能显著降低小麦穗期的发病率。麦蚜麦蚜除能直接危害造成小麦减产外,还能传播小麦黄矮病等。
当蚜株率超过5%,百株蚜量10头左右时,应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蚜虱净25毫升或大功臣20克或吡虫啉20克对水40~50公斤,顺垄喷雾即可,并能兼治小麦红蜘蛛。
地下害虫苗期危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据观察,蝼蛄危害时,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危害时,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
仔细观察麦苗的这些被害状,就可以确定麦田出现的是哪种地下害虫。小麦出苗后30天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调查,当死苗率达3%时,立即进行施药防治。
穿施敌百虫毒饼: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75克,先用温水将其化开,再加水至1.5公斤配成药液,喷拌在10公斤已粉碎炒香的芝麻饼或菜子饼上,闷4~6小时,即成毒饼。用耧将毒饵穿施于麦田。
此法灭虫保苗效果可达95%。撒施毒土:每亩用2%甲基异柳磷粉剂2公斤拌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开沟施入麦垄内,可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的危害。
喷灌药水:对出现点片危害的地块,可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0.5公斤对水60~75公斤,顺垄喷浇麦根处,对蛴螬和金针虫有特效。蝗虫和蟋蟀近年来,这两类害虫发生量很大,常危害早播麦苗,可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75克,先用热水化开再加水至1.5公斤,喷拌已粉碎炒香的麦麸5~7公斤,配成毒饵,顺垄撒施诱杀,效果很好。
2.小麦现在正养花能打除草剂吗
小麦除草剂最佳用药时间:最佳用药期是入冬前小麦分蘖和第二年小麦拔节的初期
给小麦打除草剂,不仅要掌握时间,还要掌握用药时的温度和湿度:除草剂使用时平均气温应在6℃以上,会取得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土壤湿度也要很好的把握:抓住麦田浇水时机,及时施药,确保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多数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均需要一定的土壤墒情,土壤墒情在40%-60%时最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旱情严重,多数麦田干旱,除草剂如在此时使用应结合浇水后(或降雨后)的有利时机,及时用药。
3.小麦养花期需要做好哪些管理
小麦抽穗扬花期正在此时,那么这一时期的小麦主要病虫害以麦蚜、小麦吸浆虫、赤霉病以及麦田禾本科杂草为主,市植保站提醒广大种植户抓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据调查,目前全市麦蚜发生面积188.3万亩,平均百株蚜量85头,其中最高蚜量为332头,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为193.80万亩,其中达到防治指标(有虫2头/样方以上)面积97.55万亩,部分区域麦田发现小麦吸浆虫成虫。
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若遇连续阴雨,气温保持在15℃以上,赤霉病发生的可能性会加大,据市气象台消息,未来一周天气以多云、阵雨为主,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和蔓延。去年秋季我市麦田禾本科杂草全部防治一遍,对于防治效果不好的麦田,市植保站农业专家提醒,小麦抽穗后灌浆初期一定要及时进行连根拔除,并带出田间集中处理,减少再传播。
眼下,随着气温上升,我市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将进入发生盛期,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切实搞好病虫监测,及时反馈信息,科学指导防治。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搞好宣传发动,对已达标的地块及时进行除治。防治上要充分发挥今年的小麦病虫害防治补贴药剂的作用,做好“一喷三防”,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提高防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