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是世界上继小麦、水稻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因其分布广泛、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高产稳定、营养丰富等优点,素有“**金苹果”和“第二面包”之称。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有序开展,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正在逐步扩大,而马铃薯早疫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也在悄然回暖,在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上升为重要病害,普遍大面积连片发生,病株率时常高达80%以上,很多田块的苗子甚至100%发病,给种植户造成特大严重经济损失,发生严重地区马铃薯减产达30%以上。
目前,马铃薯早疫病与其孪生兄弟晚疫病,已经成为威胁马铃薯生产的两大重大障碍,而农户对早疫病的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及其发生规律不是很了解,所采取的的防治手段仍然以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药剂 (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等)来防治病虫、杂草和鼠类的危害。]为主,而且药剂选用不科学,长期单一用药导致抗性增强,总体防效甚微。因此,本文简述马铃薯早疫病的危害、病原特点、侵染[昆虫或多细胞寄生物寄居在寄主的皮肤、粘膜表面或其附属器上,持续地侵扰寄主的现象。]规律、田间[田间 (1916—1985),男,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症状、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方法,以期提高种植户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预防和防治重视程度,减少种植损失。
马铃薯早疫病可减产70%
一、发生与危害
马铃薯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引起的一种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繁、流行性强,严重危害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气传病害,可引起植株[植株(学名:Angiospermae)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成长的植物体。]叶片黄化、干枯、脱落,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使植株早衰。而且,早疫病流行范围广,发生率高,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病毒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除侵染马铃薯外,还可侵染番茄、茄子、龙葵、烟草、芹菜等多种作物;早疫病对马铃薯的危害非常大,而且从田间到贮藏期都可为害。田间产量损失随病害严重程度的加深而增加,通常减产6%-40%;贮藏期由早疫病菌造成的马铃薯块腐烂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块茎损失高达30%。因此,如不干预防治,早疫病对马铃薯的商品薯为害损失可达70%以上。
二、病原特点
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为茄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真菌。成熟菌丝暗黑色,有隔膜和分枝。分生孢子[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梗单生或丛生,淡褐色,顶端色淡,不分枝,有1-7个隔膜,大小为50-90um*6-9um。分生孢子自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通常单生,其形状差异很大,倒棍棒形至长椭圆形,颜色为黄褐色至褐色,具长喙,表面光滑,5-12个横隔膜,0到数个纵隔膜,大小为150-300um*15-19um,喙细长,宽2.5-5um,与孢体等长或长于孢身,分枝或不分枝。
病菌孢子萌发、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30℃,超过57℃可致死;最适湿度为85%,最适PH为6-8。在适宜条件下,分生孢子1小时内就可以萌发,8小时达到萌发高峰,萌发率可达98.4%。微弱的光照可促进病菌生长,但铵态氮、尿素、半胱氨酸、谷氨酸等物质对分生孢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马铃薯早疫病病菌孢子及孢子梗
三、病菌侵染规律
一年中,早疫病菌的分生孢子及菌丝体附着在病薯薯块、茄科植物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形成初侵染源。来年种薯发芽后,病原菌通过空气和雨水进行传播,经马铃薯植株的气孔、皮孔、伤口或直接侵染,初次侵染发生在离地面较近的老叶片上。病原菌再侵染大多发在后花期,且在侵染孢子数比较多的条件下,叶片提早枯萎脱落。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入寄主,随后只需2-3天就可形成病斑,再经过3-4天即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多次、循环再侵染引起病害的不断蔓延扩大。
马铃薯早疫病侵染循环
四、田间症状
马铃薯早疫病危害于植株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茎和薯块。危害叶片时,下部的叶片常先发病,渐次向上蔓延。最初在叶片上呈现淡褐色到黑色的小斑点(直径约 1 mm),后逐渐扩大成为不规则形、具有明显同心轮纹的病斑,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由病菌的毒素渗入寄主组织而形成。严重时,病斑上可见黑色霉层(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晚疫病为白色霉层),多个病斑互相连接,但受叶脉限制呈现不规则型大病斑,最后穿孔脱落;危害茎时,病斑呈线条形稍凹陷、颜色为褐色,扩大后呈灰褐色椭圆形的同心轮纹,主要在茎和叶柄处发生多;块茎受害后可产生暗褐色、边缘明显、稍凹陷的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其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在窖储时常因其他微生物的侵染而腐烂。
马铃薯早疫病危害叶片典型症状
马铃薯危害薯块典型症状
五、发生规律
气象条件、品种和栽培管理都可影响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在影响该病流行的气象条件中,降雨(湿度)最为重要。分生孢子在湿润状态下比在水中和在干燥条件下萌发率高,在干燥条件下最低。国内外的病害调查先后证明:温暖、潮湿的环境利于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有记载表明,马铃薯早疫病病菌分生孢子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均有传播,增长时限均为雨后2-3天。在苗期(5-6月份)降雨量及降雨频率是早疫病大面积爆发的重要因素,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前期的降雨较多且有一定雨量,相对湿度大于80%,平均气温15-30℃,病情会迅速发展;花期和盛花期,随着雨季来临马铃薯早疫病大面积发生。风是孢子传播的主要途径,影响在于其有助于马铃薯早疫病菌分生孢子的扩散,在风的帮助下,分生孢子可通过叶表皮或气孔侵入的方式对马铃薯植株进行侵染。
品种对马铃薯早疫病流行的影响通常是早熟品种易感病,而且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产生孢子量更多,症状更明显,病情发展的更快。但是,无论是早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马铃薯早疫病的初侵染和再侵染几乎同时发生。
栽培管理对马铃薯早疫病病害流行也有很大的影响,原因在于:一方面是重茬地田间初始菌量高,另一方面是创造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水分供应好,植株生长健壮,病害轻;在重茬地由于土壤及病残体中积累的初始菌量多,再加上田间排水不良,或密植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植株间相对湿度大,发病就会加重。
气候条件是影响马铃薯早疫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六、高效防治方法
6.1 加强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效监控及气象预报
前文我们分析了马铃薯早疫病的爆发流行条件与侵染循环,从中不难看出气象因素与初始菌量对早疫病是否爆发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早疫病的防控调查、气象预报,能够初步预测早疫病的发生趋势,且准确率非常高。有专家验证预测预报数据与当年发生情况对比,精准率达到97%以上。前一年早疫病发生严重、防控效果差、冬季温暖、春季多雨的条件下,马铃薯早疫病势必在下一年爆发。
6.2 农业防治
首先,选用合格种薯,保证种薯不带菌,从源头切断病菌传播;其次,对种薯进行拌种处理,使用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滑石粉,比例为2.5:2.5:95,每公斤拌种药拌100公斤种薯,带药入土,杀灭种薯表皮及周围土壤中的病菌;第三,加强生育期田间管理,及时排灌,避免田间积水;结合深翻、耙地消除土壤中残留的病菌;施足底肥,少量多次追肥,一般施底肥50公斤/亩-80公斤/亩复合肥(N-P-K=10-24-16),施用底肥时,每亩混用1-2公斤微生物菌剂和1000公斤有机肥,可有效抑制田间病菌;第四,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及时深翻晒土,减少越冬菌源;适时收获,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以免病菌从伤口侵入,在贮藏期危害薯块;第五,薯块收获后及时进行预处理,使薯皮木栓化、伤口愈合,然后再入窖;贮藏期注意通风换气,避免窖内温度过高而利于病菌孢子萌发再侵染;第六,科学轮作,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等进行3-5年轮作,且周围无茄科植物的田块,通常马铃薯早疫病发生均较轻;马铃薯早疫病重灾区最好与玉米、大白菜等作物轮作3-4茬,减少病菌通过土壤快速侵染几率。
轮作、拌种、培育壮苗可减少病害发生
6.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仍然是目前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常用方法,但是需要掌握用药时间及药剂选择。在田间未见病斑时即要用药预防,预防的关键时期为植株封垄时,此时的药剂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可选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5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注意轮换用药,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在田间初见病斑时,及时选用内吸性杀菌剂控制病害发展,如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60%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500倍液等均有良好防效,也有部分厂家开始尝试使用烯肟菌酯、氟嘧菌酯、啶氧菌酯等新型成分以及肟菌脂·戊唑醇、丙环·嘧菌酯、嘧菌·百菌清等复配制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防效,而且,其中部分成分还对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杀菌的同时增产。
小编根据自身经验,整理了一套从预防到治疗全生育期的高效用药方案,分享给大家:
封垄时(一般是6月下旬左右)开始第一次施药,之后间隔10-20天用药1次,全生育期用药5次,使用药剂浓度及用药顺序依次为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50倍液、68.75%恶唑菌酮水分散粒剂6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全年防效可达到94%左右,亩产达到4000公斤,亩增产12%,亩增收接近300元。
化学防治注意轮换用药
6.4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产品对农作物病害进行有效防控的方法,其具有毒性低、选择性强、高效低残留、不会使植物产生抗药性的优点。但是,生物防治产品使用时对环境要求也比较高,需要适合有益菌繁殖的气候条件、营养基础才能获得一定防效。因此,目前商业化利用的、效果稳定的生物防治产品还不多,海洋芽孢杆菌、木霉菌目前已被证实对马铃薯早疫病具有良好防效。
总结
马铃薯早疫病潜育期短、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而且田间症状尤其是早期症状极易与晚疫病混淆,因此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加上农户对田间病残体不重视、不清理,导致田间菌源多,反复发生。适温多雨有风等气候条件也非常利于病菌孢子的传播与萌发,因此加强气象预报是预防早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农民在使用药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时,切忌单一药剂或相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连续多次使用,以免病菌抗性产生,最好是多种作用机理的药剂轮换使用或复配使用,以提高防效。同时,加强马铃薯田间管理,施足底肥,分批少量多次使用追肥,培育壮苗,提高植株自身抗病性,也能够有效降低早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