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白菜,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大叶,花淡黄色,原产于中国。]白锈病[由4,00 0种以上真菌引致的几千种重要经济植物和杂草的病害。]是大白菜[大白菜(学名:Brassica rapa pekinensis,异名Brassica campestris pekinensis或Brassica pekinensis)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又称“结球白菜”、“包心白菜”、“黄芽白”、“胶菜”等,在粤语里叫“绍菜”。]的主要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之一,既影响白菜的产量又降低白菜的品质。
一、症状表现
白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褪绿的小斑点,边缘不清晰,以后发展成黄色病斑,最后呈褐色坏死。在叶背则产生略隆起的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的疱斑。疱斑表面光滑,有时一片叶子上的疱斑可多达几十个。随病情发展,疱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状物。
严重时病叶上病斑密布,遍及整个叶片,最后致病叶坏死。注意,发病后期,会有一些其它病菌[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 和病毒,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在病斑上腐生而使病斑成为黑色,应加以认真识别。
二、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
大白菜白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可在留种株上,或随同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来年,在条件适宜时病菌萌发,借风、雨或灌溉水的传播,在白菜下部的叶片上,从气孔侵入,完成初侵染。在田间以同样的形式进行多次重复的再侵染,使病害不断的蔓延、扩大、流行。
大白菜白锈病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病害,其病原菌的最适萌发温度在10℃左右。一般低温和高湿有利于[有利于是指对某人或某一事物有利处,能起到帮助与促进的作用。]病菌的萌发和侵入,而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则有利于病菌的生长与病害的发展。因此,白锈病在高纬度、高海拔的低温地区或低温年份发病较重。
一般低温、多雨;昼夜温差大;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氮肥施用过多,特别是秋季雨水多,往往发病较重。
三、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白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病残体,集中销毁,以减少田间病原。
2、轮作倒茬。重病地尽量能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3年的轮作。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实施高垄或高畦栽培。
3、合理施肥。科学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并注意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3%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40%乙磷铝2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800倍液等。每隔10天1次,连续2-3次即可。
由植物病虫害专家孟铁男原创整理,转载请注明!图片选自网络,若有侵权望联系删除!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水稻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订阅“水稻知识小课堂”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