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喜荫好湿,易受病、虫为害,尤其易遭虫害。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为鳞翅目毒蛾科(Lymantriidae)黄毒蛾属的一种昆虫。]、茶蚜等在我国茶区发生普遍。
合理防治病、虫害对于保证茶叶[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品质,提高茶叶产量至关重要。当前倡导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尚不能彻底解决茶园病虫害的问题,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化学防治仍将是主要的防治手段。
当化学农药[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喷施到茶园中,由于其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7.14条)。]不会立即消失,而是随着采摘间隔期[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的延长,以近似负指数函数呈现出递减状态。
不同性质的农药在相同的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降解[降解,一般指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数目减少,分子量降低。]规律;同一农药在不同的环境中,降解速率也存在差异。
研究表明,化学农药在茶园中的残留情况,即降解速率,与其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蒸气压、水溶性[water solubility狭义地讲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质,广义地讲指物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质。]、光稳定性等理化性质,是影响农药在茶叶表面降解快慢的内在因素。例如马拉硫磷[马拉硫磷的别名是马拉松;四零四九;马拉赛昂 英文通用名称 malathion 毒性 马拉硫磷属低毒杀虫剂。]、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水溶性强,稳定性差,易消解;而拟除虫菊酯、氯氰菊酯等脂溶性的农药,稳定性好,在茶园中降解较慢。
光照、降雨量、温湿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近代测量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等因素,也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引起化学农药降解。
其中,光照的影响最大。通过自然中的一些光敏物质将太阳光中的光能转移至农药分子,可引发间接光解。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及时间决定了农药分子能够吸收的光子数量,也就是说光照越强、时间越长,残留在茶园的农药降解越快。
其次为降雨。研究表明,雨水可冲洗掉茶叶表面22%~49%的农药残留。农药的水溶性越好,越容易被雨水带走。
此外,茶芽的生长对农药残留具有一定的稀释作用。农药的残留量[残留量 (QMA) :是物质在成品材料或物品中的最大的允许残留数量,以 在与食品接触的每 6平方分米的表面含 1毫克表示。]是以茶树嫩梢的重量为基础的,茶树新梢的生长速率较快,从萌芽期至一芽三叶,叶片的质量与体积都迅速增长,涨幅可达2倍以上,这在农药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的情况下,使其残留量至少降低了2倍。
只要合理合规使用化学农药,待到安全间隔期后采摘鲜叶,则鲜叶表面残留的化学农药便可降解到安全**,用其加工制作而成的茶叶是安全的,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和影响。
本文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者:潘蓉,原题为《茶叶施过农药安全性怎么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