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农药未来如何发展?一文深入解析

中国农药[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过量施用现象严重,据统计,中国1990—2016年农药施用量从73.3万吨增至174万吨,增幅达到137.78%,位居世界第一。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广泛的运用在农业生产之中。]的大量应用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会因农药残留超标对农产品[农产品(farm produce)是农业中生产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麦以及各个地区土特产等。]质量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如传统化学农药对人类可造成急性、慢性和“三致”危害,农药残留在非靶标动植物体内将导致动植物习性及生命规律发生变化,农药进入环境后对空气、水、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也带来破坏。近年来因化学农药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毒豇豆”“毒生姜”“毒韭菜”等。

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生物农药(Biological pesticide)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具有选择性强、不易产生抗药性[抗药性又称耐药性,是指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污染小的产品优势,理应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生物农药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多为低毒或微毒,对人畜安全;常易分解、不易污染农产品,更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天敌安全,不伤害蜜蜂、鸟、鱼、青蛙,环境污染小。

中国生物农药未来如何发展?一文深入解析

尽管生物农药相较传统农药对更加环保绿色,也是国家大力推广[基本信息词目:推广 拼音:tuī guǎng 推 tuī 词义: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推车。]的新型农药品种,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市场占有率不足10%。对此,中国农业[农业(Agriculture)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周蒙老师深入分析,提出当前中国生物农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三点:

一,我国生物农药研发[研发即研究开发、研究与开发、研究发展,是指各种研究机构、企业或个人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活动。]能力有待提升。同国际领先研发推广机构相比,我国生物农药同质性较强,研发推广具有明显劣势,主要包括:第一,农药研发人才队伍不足;第二,我国生物农药行业队伍虽然整体素质较高,研发体系相对完善,但仍面对经费投入不足、低水平重复开发等问题;第三,专利保护力度不够。国内大企业生产出来的生物农药容易被中小企业抄袭复制,并获得更高的成本收益率,致使大型企业的研发动力不足。

二,中国生物农药推广应用难度较大。生物农药的市场份额远远低于化学农药,其中原因,一是中国的小农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加大了生物农药推广难度;二是中国生物农药制造缺乏核心技术,这既表现在缺乏新型生物农药的品种,也表现在缺乏新型农药的剂型。此外,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商品化效率低和销售量导致生物农药的生产成本普遍较高,进一步加大了生物农药的推广难度。

三,生物农药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监督机制仍需完善。我国生物农药管理体系愈发规范,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假冒伪劣产品和许多农户不合规施用生物农药的现象。

我国目前虽已出台一批生物农药标准,但是面对我国日益增多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和产品种类,仍然迫切需要紧跟行业发展形势,推出能让农业经营主体放心使用、规范生物农药生产者高效高质量生产的各级规范标准,并且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等执法机构,让生物农药行业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

关于生物农药的未来发展和政策建议

那么,该如何应对以上所提到的问题和挑战?根据现有情况,主要解决方向如下:

一,立足农业一线生产现实需要,牢牢把握生物农药未来研发方向

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宏观农业发展面临的病虫害植物保护问题和风险,重视农林院校等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工作,发挥生命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性作用,利用新发现和加深了解的植物免疫机理研发新型生物农药。

重视解决微生物产品的货架期、加强产品制剂稳定性研究以及生物农药产品及其解决方案配套技术体系研发。例如成都新朝阳植物源生物农药集成技术—“零”农残/符合出口标准的全程管理方案(即8S作物标准化[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全程管理服务体系[服务体系是由众多个服务行业及系统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以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为基础,构建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展应用,充分发挥生物农药的优势和价值,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依赖性,减轻环境压力,维系生物多样性,推动我国和全球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中国生物农药未来如何发展?一文深入解析1

图 成都新朝阳8S作物标准化全程管理服务体系

二、加强涉生物农药多元机制建设,畅通多元要素投入渠道

第一,完善产学研[产学研相结合,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协作创新机制,在用好、用活国家鼓励发展生物农药的各项政策前提下,特别要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技术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生物农药科技创新体系。

第二,健全标准体系和生物农药专利技术转化有效机制。整合财政涉农和鼓励创新资金,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生物农药,特别是对形成技术壁垒和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农药技术进行持续有效的资金支持。

第三,完善生物农药施用监测体制机制,尽可能保证农药施用负效应的最小化。

三、多管齐下,保证生物农药推广落地

第一,完善生物农药登记政策。开通生物源农药登记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快生物源农药登记;第二,以示范带动推广应用,加强信息传播和技术指导。加大生物农药推广力度,建立生物农药示范区,助推产业发展。

四、努力形成我国生物农药竞争优势

第一,发掘生物基因库资源,扩大生物农药品类;第二,关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强化行业内部合作共赢。鼓励生物农药公司走出去,让中国产品惠及世界人民,让生物农药企业在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获得利润空间;也积极吸引国际领先技术的生物农药研发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带来新产品、新技术。整合产学研推销多种主体、多种力量,以完善的产业链协作模式保证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生物农药推广落地,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总结

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生物农药在提供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的无公害[无公害,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国标》的产品,多指农产品。]农产品、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和促进农业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生物农药具备绿色和无公害的特点,使用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降低产生抗药性的概率,对农业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在生物农药的组成上使用的材料很广泛,这些特点都使生物农药在我国农业方面广泛应用,具备非常理想的发展前景。

同时,随着科技进步,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差距在一点点缩短,诸如成都新朝阳等企业便已实现植物资源活性成分及有益成分的最大化提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质量不稳定、速效性差、持效期短等问题。可以说,生物农药普及之路,不仅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民传统观念的转变。多方发力才能推动生物农药蓬勃发展,成为未来农药行业的大势所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